渣打馬拉松︱周日天氣或降至 10 度 專家提醒「首跑族」作息/衣著/飲食/熱身/比賽注意事項
(Photo by Ashley Chan/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SOPA Images via Getty Images)一年一度渣打香港馬拉松盛事即將舉行,有熟悉跑步運動的物理治療師指,每年均有不少市民首次參賽,對於這些渣打馬拉松比賽的「新手」,如果之前能做好一些準備,不僅可以減低受傷的機會,也能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
香港物理治療學會運動專研組主席何浩儀接受《Yahoo 新聞》專訪時表示,不少首次參加十公里賽事的「新手」,很多時會覺得十公里不難跑,自己平時練習也做得到。不過,參加比賽始終是另一回事,跑步在規定的時間及空間進行,絕不似平時的練習。
以比賽時間而言,凌晨三時起床準備,已經是一個考驗。故此,雖然距離比賽只有數天時間,但「新手」仍可以爭取這數天早睡早起,適應凌晨起床。至於早餐也需要特别留意,利用僅餘的時間嘗試固定早餐的規律和份量,例如僅吃多士和香蕉,令自己在比賽當日不會胡亂吃早餐,影響表現。
起跑首五百米不必心急
對於首次參賽須注意的地方,身兼世界田聯/中國香港田徑總會田徑教練的何浩儀表示,首先是熱身運動,做五至十分鐘身體郁動及後腿拉筋,令關節保持暖溫,易於轉動。由於參加十公里的人數眾多,起步時不要向前湧擠,首五百米不用心急,慢慢順住人潮往前跑,不但可以避免受傷,也可令自己先放鬆心情,之後人逼人的情況紓緩,便再用均速向前跑。
何浩儀說,有人會覺得十公里不難完成,毋須準備補充能量的「啫喱」,但即使準備也不是壞事,大約跑至六公里時吃下,對補充體力大有幫助。有時候,由於未有經驗心情難免緊張,又或擔心成績不佳,會感到腸胃不舒服,又例如吃了一個很豐富的早餐,之後愈跑愈不妥,影響橫膈膜,令腸胃不適等。他建議可以抱著純粹參加的心情,不要太計較成績,就會減低緊張帶來的影響。
天氣轉冷 僅得 10 度
天文台科學主任早前在「天氣隨筆」發表文章《寒風下的馬拉松》,指受強烈冬季季候風影響,周末期間本港天氣轉冷,星期日(9日)早上市區最低氣溫可能降至 10 至 11 度,有機會創入冬以來的最低紀錄。星期日天色逐漸好轉,日間非常乾燥。
何浩儀說,通常天氣炎熱,參賽者發生嘔及頭暈的情況會較多,但若比賽當日氣溫會下降,選手可以嘗試用膠質雨衣鋪著身體,減慢身體的熱力散失。
增加糖份吸收發揮較大體力
至於以半馬(21公里)及全馬(42公里),何浩儀說,參賽者也同樣應在比賽前爭取時間在睡眠、飲食及訓練三方面作出適當的準備,比賽前的日子早睡早起,如晚上八時睡覺,便會有慢慢適應的效果。否則,突然需要凌晨起床跑步,身體未必能夠立刻適應。
早餐的規律及份量固定下來,避免比賽當日出現過飽過餓的情況,影響體能。當然,最重要還是參賽者可以在比賽前的一星期內多為身體儲存糖原,例如在飲食上增加糖份吸收,儲多一些糖原,比賽當日便可發揮出較大的體力。
至於訓練方面,參賽者應該在比賽前一星期減少練習時間,例如只做 10 至 15 分鐘跑步熱身,加上 15 鐘配速跑。何浩儀指出,能夠保持身體溫暖也有一個好處,是令到關節液較「稀」,比較靈活。
比賽日氣溫下降易前速快後乏力
何浩儀,提醒「半馬」及「全馬」參賽者,比賽前必須預多少少時間做熱身運動才起跑,而在比賽期間,也需要留意必須保持均速,天氣較冷,參賽者起跑後會感到舒服,因而不自覺地加速,結果可能令到後段乏力,故此,必須盡量放鬆及有紀律地以平均速度比賽;攜帶作補充能量用的「啫喱」,當體能下降時便食用,以增強體能;跑至尾段時,若發現肌肉崩緊,應立即稍作簡單伸展;以及上斜時應該慢慢留力,下斜時保持均速。
何浩儀說,香港是一個不錯的馬拉松比賽場地,沿途有不少景觀,唯一不足可能是若太多人參賽,空間感會較壓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