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十年前後一起跑過高山低谷 愛跑母親陪伴自閉症孩子風雨同路
「其實每個人跑步都有唔同原因與追求,我跟善仔就好簡單,只希望找尋共同興趣,跟他走在一起,一起行行山,欣賞世界不同風光,成績對我們來說,其實一點也不重要。」25 歲的善仔自小患有自閉症和輕度智障,偶爾會情緒失控,母親李穎旋(Alice)從未將他視為負擔,陪伴他面對高山低谷、走過任何崎嶇顛沛環境!訪問中多次重申經歷不是特別勵志,沒有得到甚麼人生啟發、大意義。作為照顧者,接觸過其他相似家庭,知道人生超馬最困難,沒有 Checkpoints,較實際比賽更困難,「永不放棄」四字只適用於人生馬拉松。
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從聖母峰到蒙古大漠 |
25 歲的善仔跟母親 Alice 來自一個特殊家庭,由於善仔自小患有自閉症和輕度智障,不擅溝通之餘偶爾還會情緒失控,為了尋找共同興趣促進親子樂,Alice 大概在 10 年前,開始帶著善仔行山跑步,從到郊野公園及公園散步,開始路線愈走愈長、愈走愈遠,他們曾「斬件式」完走香港四徑,及後更曾參加苗圃 42 公里賽、毅行者、環島跑、馬拉松,又試過跟傷健共融團體「極地同行」,帶罕見病童征服沙漠和高山,足跡踏片聖母峰及蒙古沙漠。
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Alice 興奮地表示,「回想當初,只為了找尋共同興趣,一起開心,沒有特別原因之下,決定行山。當時只把四徑斬件行,當年沒有越野跑班,生活圈窄,兩人僅靠睇標距柱分段完成,之後才參加越野賽,帶其時 15 歲的善仔行過苗圃,然後是毅行、HK100、雷利衛徑、圖騰、綠色力量環島,最誇張時一個月四次比賽。」
勝利沖昏頭腦 忘記跑步初心 |
問到至今最難忘的一次賽事,Alice 表示應該是 2018 年的蒙古沙漠超馬,總距離 250 公里,跑足7日6夜。「那時是成績最輝煌、體能最好的時候!最後我們拿了團隊冠軍,阿善更是歷年第一位完成挑戰賽的自閉症兼智障參加者!」成功背後,Alice 坦言也是令他感到迷失的瞬間:「當時忘記了跑步初衷,只顧追時間爭名次,不斷報比賽!兒子是智力傷健人士,與世無爭,對名次沒有追求,只為愉快運動;作為媽媽的,係一般跑者心態,注重名次,催促兒子做成績。」
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其後,因工作壓力,自己身體出了故障,而兒子也由於精神問題入院,經歷跑步低潮,「最記得第4個星期,即是他的情況惡化,我覺得已經無辦法了,在家也發生不愉快的事,最後要找救護車將他送院治療。」康復後是三年疫情,復常後沒有在香港當比賽機器,較少參賽,一兩個月才出去旅跑登山一次。
勇闖珠峰 |
幸好難關總算跨過,善仔康復出院後,Alice堅持自己所走的路,與善仔重新出發,跑過一場又一場的比賽。Alice 分享,二人暫計完成了 31 場路跑實體馬拉松(包括柏林、芝加哥、紐約)最說到難忘的馬拉松有兩次,第一是 2024 年 5 月的珠峰馬拉松,世界上最高海拔賽事,達 5500 米:「大清早 0430 起床,到 0600 才在 EBC 昆布冰川邊緣等待起跑,未跑前已企足一粒鐘,肚痛兼手腳凍到發麻。」普通馬拉松常見的撞牆現象, Alice 與善仔則沒有遇到,可能係落斜不純熟,速度不快。取而代之的是,路上持續肚痛,痛到終點。「另一場是 2022 年 9 月肯亞230 公里超馬,在大草原跑,見到犀牛、大象,晚上更聽到獅子咆哮,為野生動物護林員籌款,感覺別具意義。」
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平淡是福 長跑長有 |
遊歷世界,走遍千里,Alice 與善仔周日將會參與渣打馬拉松全馬賽事:「2025 渣馬是我們的第 32 場,計及這屆,是我們第 3 次參與渣馬。想在自己地方開開心心地享受比賽,找回些親切感,目標是開心順利完成。談及未來大計,Alice 表示 4 月將與幾位跑會友好參加日本山寺藏王 100 公里:「試過路跑全馬、越野超馬,路跑超馬則係第一次。沒有遠大目標,我們只想繼續跑下去。」
撰文及採訪:TC
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此文章由「香港運動筆記」最初發表於 https://reurl.cc/qnba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