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話題 |世紀奇案當錫被交易 5大理據自問自答

紀奇案當錫被交易,5大理據自問自答。
紀奇案當錫被交易,5大理據自問自答。

達拉斯獨行俠將25歲的超級球星盧卡·當錫(Luka Dončić),交易至洛杉磯湖人換來安東尼·戴維斯(Anthony Davis),肯定是NBA史上其事的世紀新聞。雖然事件已過了數天,我以為應該有爆炸性消息浮出水面,合理解釋這筆交易。

結果,什麼都沒有。獨行俠總經理Nico Harrison與明顯不自在的Jason Kidd召開記者會,但沒有提供任何實質性答案。

這筆交易至今仍然令人費解。儘管「勒邦占士(LeBron James)終於能與當錫聯手」這個概念不算太讓人驚訝,但交易的時間點和涉及的球員組合仍然讓人震驚。

在整個NBA世界還在摸不著頭腦之際,讓我們來評估一下這筆交易背後的五大理據,並自問自答。

理據1:當錫有健康隱患?

可信度:1星(滿分5星)

還記得當錫在上屆西岸決賽奪冠後,在更衣室外被米高·芬利(Michael Finley)搶走啤酒的畫面嗎?當時我們笑得不亦樂乎,但對獨行俠球迷來說,現在這點可能沒那麼好笑了。

當錫的習慣或許比外界想像中更糟糕,但數據就是數據。上賽季,他打了70場比賽,並在季後賽額外出戰22場,每場平均上場40.9分鐘,帶領獨行俠闖進NBA總決賽。事實上,當錫是上季季後賽中上場時間最多的球員,他在季後賽的得分、籃板和助攻三項數據均排名第一,成為NBA歷史上僅有的第二人。

這位球員天生就是競爭者。沒錯,他反覆出現小腿拉傷確實令人擔憂,但這並不構成「交易這位25歲的MVP熱門球員」的理由,更別說換來的是安東尼·戴維斯。

你知道誰曾因更嚴重小腿拉傷而缺席30場比賽嗎?就是獨行俠剛剛換來的這位31歲長人。2020-21賽季,戴維斯因小腿拉傷及跟腱炎缺席了兩個月。相比之下,當錫據報導將在本週六復出,總計缺席約20場比賽。

我要強調這一點:這是當錫職業生涯首次因傷連續缺席超過10場比賽。而戴維斯呢?他已經有六次這樣的經歷。

此外,當錫生涯至今從未因傷動過手術,而戴維斯則不然。鵜鶘隊在2015-16賽季被迫提前關閉戴維斯的賽季,因為他肩膀盂唇撕裂,並且右膝受傷需要手術。除此之外,他還曾因其他傷勢缺席超過10場比賽,包括:

  • 2013年:左腳踝應力反應

  • 2016年:肩膀與膝蓋傷勢

  • 2022年:右腳中足扭傷

  • 2023年:右腳應力性骨折與骨刺

  • 2022年:左膝內側副韌帶拉傷

  • 2013-14與2018-19賽季:背部傷勢導致賽季提前報銷

總計而言,當錫生涯至今出戰了82%的比賽,缺席105場(包括季後賽),而戴維斯同期僅出戰73%的比賽,缺席151場。

另外,當錫比戴維斯年輕6歲。等到戴維斯的合約結束時,他已經35歲。如果你擔心當錫的傷病問題,那麼看看戴維斯的履歷吧。

理據2:當錫有離隊風險?

可信度:2星(滿分5星)

在這筆驚天交易後,獨行俠總經理Nico Harrison 接受《達拉斯晨報》訪問時表示:「我們認為搶先處理了一個可能動盪的夏天,他即將符合超級頂薪資格,也僅剩一年就能選擇跳出任何合約。因此,我們真的認為我們搶先一步。我們知道很多球隊早就準備好招募他,一旦他進入自由市場。」

從理論上來看,當錫確實有機會在2026年成為自由球員,並可能通過不簽下5年3.49億美元的超級頂薪合約來讓達拉斯陷入困境。但事實上,當錫與他的長期經紀人比爾·達菲(Bill Duffy)都曾公開表示,當錫從未暗示不會簽約。

這其實很顯然,因為自2017-18賽季超級頂薪條款推出以來,所有獲得資格的13名球員,包括約翰·沃爾(John Wall)和字母哥(Giannis Antetokounmpo),最終都選擇簽約,沒有人拒絕這樣的合約。

當錫可能會要求交易嗎?有可能。但這真的會毀掉球隊嗎?如果歷史能提供參考,那答案是否定的。從夏登(James Harden)、韋斯布祿(Russell Westbrook)到利拿特(Damian Lillard),這些球員最終的交易回報,都讓球隊獲得長遠的重建資產。

理據3:當錫是防守漏洞

可信度:2星(滿分5星)

達拉斯高層傳出的第一句話就很耐人尋味。在所有人還在震驚之際,ESPN 記者Tim MacMahon第一時間採訪了 Nico Harrison ,他說:「我相信防守能贏得總冠軍。我相信獲得一位全防守級別的中鋒和一位擁有防守心態的全明星球員,能讓我們變得更有競爭力。我們現在和未來都是爭冠球隊。」

先不論這句話是否適用於交易前的獨行俠,從表面上看,這個觀點似乎站得住腳。戴維斯確實是一名精英防守者,相較於當錫的防守缺陷,這可能是一種升級。然而,這種說法很快就站不住腳。

首先,如果 Harrison真的相信「防守能贏得總冠軍」,那麼他就不會在先前的交易中送走防守出色的多利安·芬尼史密斯(Dorian Finney-Smith),換來以進攻為主的艾榮(Kyrie Irving)。他更不會在這個夏天花5,000萬美元簽下已屆34歲、明顯下滑的K湯臣(Klay Thompson)。這些舉動顯示,球隊的核心價值其實更偏向於「天賦至上」。

此外,當錫本賽季的防守表現確實有顯著進步。他自己在記者會上也提到:「我覺得今年自己的防守真的進步了。更積極、更有聲音。我覺得自己向前邁進了一步,但還需要更大的提升,這是我未來的目標。」

數據也支持他的說法。在受傷前,當錫的防守干擾(deflections)次數(75次)甚至超過戴維斯(74次)。此外,他與Jalen Suggs並列聯盟搶斷榜第13位,而獨行俠整體防守評級排名聯盟第11位。根據NBA官方數據統計,當錫在場時,獨行俠每100回合僅失109.3分,而當他不在場時,失分增加至112.6分。

我並不是說當錫的防守比戴維斯更好,但要說獨行俠為了防守升級而交易當錫,這未免太過荒唐。

當錫並不是那種會拼命衝刺補位的球員,也不會像Amen Thompson那樣積極爭奪籃板。但如果這樣就能成為交易他的理由,那麼當年獨行俠怎麼能圍繞「諾域斯基(Dirk Nowitzki)」打造一座冠軍球隊呢?

理據4:當錫太貴了

可信度:1星(滿分5星)

這個說法簡直可笑。如果當錫簽下超級頂薪,他的年均薪資約為6,800萬美元,這筆交易仍然是超值的。

經濟學研究表明,頂薪合同反而是對聯盟頂尖球員的一種「低估」,因為這類球員對球隊創造的價值, 遠高於薪資上限所允許的數字。例如,一項2024年的研究顯示,勒邦占士在2018-19賽季根據門票銷售、商品銷售及市場影響力,應該獲得1.23億美元的薪水,而他實際拿到的僅為3,560萬美元。

當錫的市場價值甚至可能超過這個數字,獨行俠若能以超級頂薪鎖定他,其實是撿了便宜,而非負擔不起。

如果沒有薪資上限,當錫的估值可能超過1億美元。研究顯示,他在2018-19賽季作為新人時,預測薪資就已高達6,870萬美元,遠超實際薪資650萬美元。而當時的聯盟收入還比現在低30%。

到2025年,當錫比新手賽季更強、更受歡迎,並率隊打進總決賽,說他「太貴」根本沒有道理。根據這些研究,任何球隊都願意花費超過1億美元年薪來簽下當錫,因為他的影響力能帶來票房、商品銷售與收視率。

如果獨行俠只需拿出薪資帽的35%來支付當錫,那應該被視為折扣,而非財務負擔。

理據5:獨行俠老闆正計劃將球隊搬遷至拉斯維加斯

可信度:3星(滿分5星)

最近,一篇由達拉斯律師Chris Kratovil撰寫的社交媒體貼文在網上瘋傳。他提出一個有趣的說法:2023年收購獨行俠的拉斯維加斯賭場大亨家族Adelson Family,正試圖刻意削弱球隊,以迫使德州政府批准他們在該州開設賭場。

目前,體育博彩在德州仍然非法,影響著3,000萬名居民。 Adelson家族計劃興建的「威尼斯人·達拉斯(Venetian Dallas)」度假村,若要成為現實,必須依賴德州政府改變長久以來的立場。然而,根據 Kratovil的分析, Adelson 家族在2025年立法會議的遊說仍未獲得足夠支持,前景相當黯淡。

如果2025年的議案未能通過,他們可能會轉向「B計劃」:以球隊搬遷威脅政府妥協。

關鍵字:威脅。如果球隊沒有當錫,且球迷失去熱情,那麼「搬遷」的可能性將更具說服力。 Kratovil 在最近一期《籃球光明會》播客中進一步解釋道:「他們交易當錫,並非只是換來安東尼·戴維斯、麥斯·基斯蒂和一枚首輪籤,而是換來一個在2027或2029年搬遷到拉斯維加斯的可信威脅。」

德州議會每兩年才召開一次。如果2025年博彩法案未能通過,那麼到了2027年,戴維斯和艾榮將分別年滿34與35歲,屆時球隊的競爭力將大幅下滑。

Adelson家族近年已投入1,370萬美元資助親博彩政策的政治活動。休士頓火箭老闆Tilman Fertitta也支持博彩合法化,因為這將讓他在休士頓開設體育博彩和賭場。「人們不只是去拉斯維加斯賭博,他們還會去娛樂和參加大型會議,」「我們讓德州居民開車跨州賭博,只要看看我在路易斯安那的金塊賭場(Golden Nugget)停車場,滿滿都是德州車牌。」

這並非首次有球隊老闆以搬遷作為談判籌碼,薩克拉門托國王球迷仍記得馬盧夫家族(Maloof family)幾乎將球隊搬遷至西雅圖的過程。而奧克拉荷馬商人Clay Bennett則在2006年買下西雅圖超音速時,承諾球隊會留在當地,結果兩年後就將球隊搬至奧克拉荷馬城。

NBA總裁阿當·蕭華(Adam Silver)是否會允許獨行俠搬遷?目前尚難以想像,但當年西雅圖球隊離開NBA時,也沒人認為這是真的。

或許,前四個理論的綜合影響促成了當錫的交易,但這個時間軸仍然過於極端。 Adelson 家族在短短14個月內,成功收購球隊,削弱前老闆Mark Cuban的影響力,並在獨行俠剛打進總決賽的幾個月後,交易了球隊的巨星。

如果獨行俠真的擔心當錫的未來,他們本可以先換教練、換管理層,而不是選擇最極端的方式。

Kratovil 的理論可能看似荒誕,但當你仔細推敲,會發現其中的商業與政治考量,遠比純粹的籃球理由來得更具說服力。

作者:tom haberstroh

原文:Why did Luka Dončić get traded? Rating the top 5 theories based on believ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