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香港山徑調查】五成受訪者指麥徑有力成國際旅遊景點 半數山客表示山徑缺乏水站
香港擁有豐富且國際知名的山徑和大自然風貌,近年越來越多市民熱衷於山徑遊或越野跑賽事。最 近上映的一部關於四徑的紀錄片,引發了市民對香港山徑設施及山徑旅遊的關注,並進一步激發他 們參與各種山徑活動的興趣。早前,慈善機構青途於 1 月 28 日至 2 月 7 日透過網上問卷調查,訪問 385 位有參與山徑遊及山徑賽事的市民,有約五成受訪者指麥理浩徑具潛力成為國際旅遊景點,大多數人(64.8%)建議以紀錄片或宣傳影片推廣行山徑,亦有五成人認為行山徑缺少飲水站,建議政府優化。
圖 / 青途
調查在本年 1 月 28 日至 2 月 7 日,透過網上問卷調查方式訪問了 385 有參與山徑遊及山徑賽事的市民。青途主席暨立法會議員鄭泳舜指出,目前主要有三類人士享受山徑遊,包括本地健行人士、參與山 徑或越野賽事的跑手,以及境外旅客,這些群體各有不同的需求。而隨著參與山徑活動的人數不斷 增加,隨之而來的安全隱患及環境問題也不容忽視,特別是香港偶有發生山火,例如最近上水蕉徑 雞公嶺山徑便發生山火,近期也有旅客遊覽山徑時,發生嚴重事故。他認為,應針對不同群體的使 用需求,制定更清晰的目標和分工,以推動山徑文化。
青途主席暨立法會議員鄭泳舜(圖:青途)
調查結果指出,在選擇香港哪條山徑路線,最具潛力成為國際旅遊景點,回應非常清晰,50.7% 即一半受訪者首選麥理浩徑,其次是鳳凰徑,有 21.7% 受訪者支持。排名第三是港島徑,有 15% 受訪者支 持。 至於 64.8% 的受訪者認同以紀錄片或宣傳影片推廣,最為有效。
調查指一半受訪者認為麥理浩徑最具潛力成為國際旅遊景點(圖:旅發局)
問及對香港目前山徑設施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最多人(50.1%)指出缺少飲水站,31.7%受訪者指人流太多影響行山體驗,29.7%受訪者稱缺乏垃圾筒及環保設施。27.9%受訪者指部分路段安全 性不足。在其他方面,較多受訪者指山徑有太多石屎梯級,洗手間不足及洗手間衞生情況惡劣,熱門山徑垃圾太多。
半數調查者指山徑缺少飲水站(圖:漁護署)
提及最需要提升哪些設施,以增加行山者的體驗,50% 即一半受訪者手稱增加補水、飲用水設施,最為重要。其次是增設洗手間(43.6%),第三是增設具教育功能的解說牌(36.4%)。有 35% 受訪者認為要增設補給站或休息區。其他意見方面,較多人提及要有乾淨的洗手間,復修一些 已損毀山徑及做好保養工作,在山徑高危地區增設危險警告牌。另外,值得留意的是,也有個 別聲音指「唔需要搞太多」。
此文章由「香港運動筆記」最初發表於 https://reurl.cc/xpM07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