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專訪|書法悟出跑步哲學 動靜之間重拾生活平衡

【體路專訪】「有時失敗就是源於太心急,生活和跑步一樣,慢慢來比較快。」業餘跑手陳𤋮雯(Tammy)曾經在朝九晚十的辦公室生活裡迷失自我,捱到「鬼剃頭」才赫然醒覺,原來人生不只得工作。從輪迴當中抽離過後,她將書法和跑步兩種興趣變成生活重心,在動與靜之間重新取得平衡。

Tammy初時因為減肥而接觸跑步,並試過在20日內減重15磅,「那時候剛教授書法,工作未算很忙時開始學跑步,很快就快上癮。記得當時買了衣服拿去改,1個月後再試發現『為何我瘦了這麼多?』然後要去再改一次,才知道原來跑步是讓我最快變瘦的方法。」隨著跑齡的成長,她對於自我身體的認識亦逐點逐點地加深,例如運動表現會隨當刻心態而有所變化,因此學習自我調節是跑步的重要一環,「試過跑步時有橫膈膜痛,但身邊沒有人可以完美解答成因及如何應對,可能要靠自己調整呼吸及步頻去減輕痛楚,就算別人那套方法有用,但都未必適合你。一呼一吸之中,開始發覺原來我的身體是這麼有趣。」跑步像是寫日記,過程中記錄不同感覺及心情。

書法本來是工餘時間的興趣,沒想過有一日會成為她的職業。
書法本來是工餘時間的興趣,沒想過有一日會成為她的職業。

書法與跑步性質雖然不同,但兩者同樣見微知著,「原來寫得快、沒耐性的時候,是會寫得不好看的,書法就是能夠反映出內心的想法,所以它對我而言十分重要,可算是一種冥想方式,而且鍛練到人的靈魂。後來見過有些學生的筆劃,就知道當刻他可能有點累,或者不太專心,雖然有些位看似小瑕疵,但其實是看得出一個人的狀態。」見字如見人,直到她在字體基礎上建立自己的風格,從字形的大小、工整程度以至收筆方式,更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性格特質,「以前我的字是很工整的,但慢慢就嘗試跳出框框,加入不同的特色,但要繼續保持細心,所以寫字很有滿足感。」

接觸書法與跑步之前,Tammy坦言不清楚自己對生活有甚麼追求。她憶述從前任職時裝採購工作的經歷,忙季時每晚將近11時才回到家吃飯,翌日9時又回到崗位工作,「不停地覺得我沒有生活,連見朋友的時間都沒有,也沒有深入思考除了工作以外,我還想追求甚麼。學書法也是因為,我真的認為人生不能只是為工作,所以才選擇一項興趣嘗試發展。」

同時間,生理問題亦因工作壓力亦逐漸浮現,例如內分泌失調並導致「鬼剃頭」,「維持了差不多1年,就算服中、西藥都不算十分有效。我試過梳中間分界來掩住那些脫髮位,但它開始越來越大,變到要戴帽返工,畀同事問點解每日都戴帽,好彩我係做時裝公司,講笑咁話點解我唔戴得帽呀。」當時Tammy已經自立門戶,在工餘時間兼職教寫書法,眼見收入穩定及有一定增長,因此她索性辭職,全職教寫書法,「鬼剃頭」的問題也不藥而癒。

手臂上刺下的圖騰是她的心路歷程,目的是不願再生活在麻木下。
手臂上刺下的圖騰是她的心路歷程,目的是不願再生活在麻木下。

作為典型的處女座,她笑言自己每事去本著「去盡」的態度去拚,但從舊工作的經歷令她開始意識到,不能任何時候都將油門一催到底,欲速則不達。Tammy去年曾因為跑步而膝蓋勞損,了解到自己能力範圍的底線後,便開始將節奏放慢。因為跑步未必是追求盲目的速度,而在她習跑6年間,外形、生活及心態等層面的進步,促成她的跑步成就,「到底是想長跑長有,還是繼續催促自己一段時間,有進步但結果遇上大傷?」

她形容跑步的過程就像跑衣上寫的「Run through hell」,但每次完成一課練習都很有成功感。
她形容跑步的過程就像跑衣上寫的「Run through hell」,但每次完成一課練習都很有成功感。

另外在去年開始,Tammy亦與熱愛跑步的男朋友創立自家跑衣品牌,她除了設計跑衣圖案,亦負責物色用料及剪裁設計,再次運用過往的工作專長,拍檔男友則主力負責市場宣傳。她笑言製造跑衣的念頭是由男友想起,但當認真投入後,就發現自己更著迷其中,「我們曾經都有意見不合,而我也有自己的堅持,有一次他很想用某款布料,我就說『如果你要用的話,我就不幫你做,你自己做吧。』不過大家都是為件事好,所以都會信任對方,不會覺得對方是豬隊友。」他們希望設計出適用於通勤跑及日常穿搭的汗衣,而為了兼顧穿搭及功能性,她在物料及版型上都花上不少心血研究,每當有些新想法出現,都會立刻用衣車做實驗。付出了大半年的堅持後,兩人的「愛情結晶品」也順利面世。

「我最開心的是,以往努力的價值沒有白費。」雖然早已辭去了時裝採購的工作,但她從沒想過有一日能夠重操故業,再利用以往經驗去開展新的生活體驗,「如果回到本都已經很厲害,但我不是為了賺大錢,而是想找回自己以前的一部分。」對應在書寫和跑步之中,她從來都不將結果視為目標,而是在過程中認識自己。

圖、文:李子正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跑步・專訪|書法悟出跑步哲學 動靜之間重拾生活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