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專訪|石偉雄:就算斷腳也不怕的決心 尋回自我兌現「巴黎見」的承諾

【體路專訪】「巴黎見!」港隊「跳馬王子」石偉雄在東京奧運預賽止步後的這個承諾,經歷了1000日的痛楚和奮鬥終於成功兌現。從斷腳到復出再到反反覆覆的傷患,為了實現第三次出戰奧運的願望,石偉雄賭上雙腿的未來,揚言即使落敗、斷腳亦再也不怕。但這份決心伴隨卻是迷失自我的孤獨,「巴黎見」三個字如何在這三年引領著他?

如未能收看以下影片,請按此

 

上一次與石偉雄坐下來詳談原來已是大半年前,當時他下了一個令人意外卻又明白的決定:捨亞運取世錦,「我想再衝多一次奧運,想自己有些突破。」由於去年的杭州亞運與比利時世錦賽撞期,他放棄三奪亞運金牌的機會,在安特衛普爭取世錦賽前八的奧運資格。

奈何現實總不是想像的美好,石偉雄在世錦賽預賽兩跳均有失誤,最終只能以第18名作結。「其實賽後都有點擔心,因為那時候隻腳才剛剛可以正常跑,很擔心如果24年要去四站世界盃的話,真的真的很辛苦,就算我個人頂到也不知道隻腳能否頂到。」石偉雄在東京後腳腕內側兩條韌帶斷裂後,僅休養三個月就出戰2021年世錦賽,傷病隨後亦反反覆覆。他曾於去年初透露「總算跑到和跳到馬,但並非完全康復,希望不要再反覆惡化」,但其實雙腳的痛楚從未遠離。「四站起碼要跳八次,教練和所有人都會擔心。但我覺得既然選擇了去搏,就不能想得唔得,唔得都要得,根本不能說唔得。」

但我覺得既然選擇了去搏,就不能想得唔得,唔得都要得,根本不能說唔得。

石偉雄在世界盃埃及站先聲奪人。(圖:Cairo Gymnastics World Cup Facebook)
石偉雄在世界盃埃及站先聲奪人。(圖:Cairo Gymnastics World Cup Facebook)

今年2月開始的世界盃系列賽,可謂一眾體操運動員爭取入奧的最後機會。扣除已獲資格的運動員後,每個單項合計四站總分最高的各兩名運動員可獲奧運參賽席位。「比起去不到奧運,我更擔心隻腳頂不住。因為我知道最少入到三站決賽都會去到,正常都可以的,但我怕身體頂不了。」首站在埃及,石偉雄以一面銅牌打響頭炮。但其實早在世界盃開始前的荷蘭集訓,他已曾低調地回港打針治理腳部傷勢。「一開始的計劃是頭三站就取得資格,那就不用去第四站。但第二站失手了,整個計劃就要立刻改變,要再戰第四站,所以很辛苦。」在德國的次站,他未能晉級之餘更只得第30名,在奧運積分榜上毫無進賬。幸好兩星期後的阿塞拜疆站,石偉雄隨即回勇站上頒獎台的第二級,距離賽前三站決賽的目標只差一步。

「臨到第四站之前一個月,隻腳又再次很不舒服,又很低調地立刻回港再打針。因為很希望在這四站之間不會有任何東西影響我,已經豁了出去,就甚麼都試一試,幸好最後搏得到。」再次回港打針後,石偉雄在壓軸的卡塔爾站雖然只獲第七名的奧運積分,但由於之前一銀一銅已「儲夠」分數,加上主要對手的伊朗代表嚴重失準,成功以首名取得奧運入場券。

「我覺得這次無之前這麼激動,因為都不是第一次,都是比較平常心。開心是開心的,但開心了一會兒後第二日就繼續練。」今屆巴黎奧運,將是石偉雄第三次參加奧運。2012年的倫敦奧運,他成為首位奧運體操港隊代表,「第一次真的是第一次,那時只有20歲,的確會激動一點。經過這些年的歷練,我覺得純粹得到資格又不需要特別開心,結果是好彩讓我去到,但其實如何得到這件事更重要。」他從卡塔爾回來後,我們已碰面兩次,兩次也同樣笑說自己是好彩才得到這張入場券。他口中的「好彩」,是即使世錦賽失利,那「痛腳」仍能好彩地讓他堅持捱過這四站。

我覺得純粹得到資格又不需要特別開心,結果是好彩讓我去到,但其實如何得到這件事更重要。

(圖:體路資料庫)
(圖:體路資料庫)

奧運都是所有運動員都很渴望去的地方。我亦一樣,對奧運這件事,仍然很肚餓。

不過石偉雄此前的奧運旅途就並不如此好彩。倫奧的全能賽,他只能以第13名完賽,到里約奧運資格賽再度失手,僅在全能賽64名選手中排55位,加上去屆的受傷,石偉雄過去與奧運總像八字不合一樣。「但我要不惜所有代價、犧牲所有都要得到這樣東西。因為不論是正在發夢還是真的實行,奧運都是所有運動員都很渴望去的地方。我亦一樣,對奧運這件事,仍然很肚餓。」體操本身已是一項非常難捱的運動,但他不只在這賽場上馳騁了近20年,更預備成為奧運「三朝元老」,正是因為這份對五環舞台的慾望,才能一直保持這份推動力。「我不知道巴黎是否我的最後一屆,即使是每日練習我都會當作是最後一次,所以更珍惜每場比賽,一定會用盡100%去做。」

如果近年曾有機會在現場觀看石偉雄比賽,大概也會看過他在上背紋上的巨型五環標誌。在那個紋身上面,是他14歲那年比賽失手令第六、七節椎骨移位,接受手術後留下的一條長近10厘米的疤痕。19年過後,他身上固然變得更傷痕累累,受過傷的地方連一首《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也未數得完。「連輸我也不怕,斷這裡那裡我都不怕,不怕任何受傷。當刻我只想做想做的事,我已經豁出去了,無嘢輸。」那豁出去的程度是即使醫生力勸打針太多有害健康,但依然於兩個月內打了兩次。

連輸我也不怕,斷這裡那裡我都不怕,我已經豁出去了,無嘢輸。

上屆奧運後,不少港將人氣急升,獲得不少商業機會。但偏偏打開石偉雄的社交媒體,大部分帖文都是比賽、訓練和做手術。他選擇埋首練習,因為真的太想再一次參加奧運,但卻因為太過集中又令自己變得內向,「這兩年起伏得太多,好像失去的比得著更多。不過都是一個過程,好像你看一本書,不揭到後面也不知之後是寫甚麼。」我問他,覺得過去兩年失去得最多的是甚麼,又或是最想尋回甚麼。這時的石偉雄突然陷入沉思,「這幾年⋯⋯好像沒了自己。」

這幾年⋯⋯好像沒了自己。

他說,因為一直單一地只想著衝奧運,生活中除了這件事,其餘所有都可以犧牲,「幸好經過很累的幾年,近一年能夠找回自己。要有捨才有得,清空自己、捨得放開一些事,就自然會在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下得到。」聽著似乎很虛無,但其實佛學中早亦有提到清空自己,才可以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

好像多謝過很多人,但從來無多謝過自己。

「比了多年賽、做過不同訪問,好像多謝過很多人,但從來無多謝過自己。很感謝自己這麼辛苦都沒有放棄,繼續行下去。」奧運路或許行到最尾一段,石偉雄月初已低調出發到歐洲集訓,就連訪問也沒做太多。他笑說自己並非擺款也沒資格擺款,但真的希望專心地將巴黎奧運當作最後一次。上屆賽前,有專門報道體操的外媒預測石偉雄有機會衝擊金牌;但到了今屆,他自己也擁抱了佛系心態,「隨遇而安,盡了力就可以了。」

文:麥景智
圖:Brian Ching

【矚•動•奧運】

紅色,是熱情、衝動、亢奮、危險⋯⋯但在運動場上,紅色原來有另一層意義。近年有研究顯示,不論在拳擊和跆拳道的對決,抑或是足球比賽當中,穿紅色護具、衣服的一方總會得到些優勢。 據說這是因為紅色令人感覺強勢與自信,身體自然開行馬力應賽。奧運是每個運動員的終極夢想,日夜操練就是為了以最「火熱」的狀態站上五環舞台,這就是我們今次展覽選用紅色為主調的原因。我們期望透過相片把大眾引入不同的運動領域,跟運動員一起凝神貫注今屆奧運。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邀請資深體育攝影師程詩詠(Brian)拍攝多位奧運運動員,同時有四名年青攝影師劉嘉承(Calum)、陳曉峯(Jason)、李玥(Yuet)及梁諾彤(Emil)為不同年青運動員操刀,以光與影呈現運動員在賽場以外的另一面,細說運動夢想和目標。

「矚.動.奧運Eye on the Olympics」運動員相片巡迴展覽
日期:6月14日至8月16日
地點:坑口東港城(6月14至19日)、九龍灣MegaBox(6月24至7月1日)、荃灣如心廣場(6月24至7月11日)、觀塘裕民坊(7月3至10日)、大角咀奧海城(7月11至22日)、荃灣D·PARK(7月22至8月16日)、馬鞍山新港城中心(7月26至30日)、將軍澳新都城中心三期(8月7至11日)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奧運・專訪|石偉雄:就算斷腳也不怕的決心 尋回自我兌現「巴黎見」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