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專訪|「鄧謝配」:以為沒希望的最終章 緣份到了拼盡最後那口氣

【體路專訪】三年前的東京奧運,港隊成績獲鋪天蓋地式關注。除了男花冠軍張家朗及「女飛魚」何詩蓓外,奧運後賺得最多人氣的,莫過於羽毛球混雙組合「鄧謝配」鄧俊文和謝影雪。那役過後,兩人過去一年再踏征途爭取合作以來第二度出戰奧運,卻又一次碰上曾經看不見希望的爭奧之旅。拍檔將近八年,他們拼上最後一次攜手踏上五環舞台的一口氣,預備在巴黎上演最終章。

三年前鄧俊文在東京奧運銅牌戰落敗後扶起謝影雪,還有後者在混合採訪區泣不成聲的一幕仍然歷歷在目,想不到日月真的如梭,這時候的我們又各自為著再一屆奧運做準備。對於在現場採訪的筆者而言,當日是激動而扣人心弦的一仗,但對真正落場的二人來說,又有另一種更深切的感受。「我只記得輸的那刻,真的不想離開,很想可以再打一次。或許是因為我覺得自己發揮得不好,是整個奧運都不是發揮的特別好,所以落敗時有點『梗住梗住』。」儘管謝影雪說自己在東京發揮不佳,但「鄧謝配」當時成為首支打入八強的羽毛球混雙組合,半準決賽輕取英國組合,歷史性的四強與銅牌戰即使未獲勝仗,拼搏表現仍是有目共睹。

也正因為場上的這好表現,令「鄧謝配」奧運後在場外同樣人氣急升,每次出席活動、比賽也一定受高度關注。社交網站出現不少支持兩人的專頁,賽果、賽程的更新有時候甚至比傳媒更快。「凡事也有兩面,這麼多人關注某程度是壓力,但同時也會令我們更著緊,不想辜負他們的鼓勵,是一種鞭策。」自言性格有點懶散的鄧俊文笑說,就算表現不佳被網民留言批評也並非壞事,「有時我都會想鬧自己,所以被鬧也是正常的,幸好是有他們一直的關注我們才沒有放棄。」

人氣比拍檔稍高的謝影雪更有著「專屬」的粉絲專頁,這些關注對她而言同樣不成壓力,反而或會在狀態低落是成為另類的推動力,「打得不好時有人會留言問他(鄧俊文)為何還不換拍檔,那時候反而令我更有動力去打得更好。況且在香港haters已不是太多,因為我知道某些國家的運動員一落敗,就會有幾百個留言不斷鬧,我們真的99%都是正面鼓勵。」她笑著補充,這樣說並非鼓吹各位責罵自己,但適當的「黑粉」的確會激起心中的那團火,「去證明他們所說的未必是對的。」

有時我都會想鬧自己,所以被鬧也是正常的,幸好是有他們一直的關注我們才沒有放棄。

「鄧謝配」於2021年底奪得世錦賽銅牌。(Copyright : Badmintonphoto | Courtesy of BWF)
「鄧謝配」於2021年底奪得世錦賽銅牌。(Copyright : Badmintonphoto | Courtesy of BWF)

要鞭策、要鼓勵,皆因「鄧謝配」在東奧後狀態浮沉。雖然於2021年底奪得世錦賽銅牌,但之後曾在亞錦賽、馬來西亞大師賽及印尼公開賽首圈出局,又試過因傷病及隔離限制缺席多站巡迴賽,他們到去年初世界排名解凍時急跌20名至第26位。「因為計分前的那年真的是低潮,感覺像已經沒有可能再重回上游,所以一開始是沒想過能再去奧運。」

還記得五年半前,同樣正值奧運積分期前夕,謝影雪意外左肩脫臼,需要休養半年。兩人當時同樣說看不到東京奧運的希望,但鄧俊文形容今次的情況更差,「今次下跌得更厲害,真的不能想像到排名或發揮都差了好多好多,而且今屆還有李晉熙/吳芷柔他們一起爭(奧運資格)。」國際奧委會規定,除了來自同一國家或地區的兩對雙打組合一同位列奧運排名前八,否則最多只能有一對獲得入場券。換言之,「鄧謝配」與「李吳配」既是隊友亦是對手。

(圖:體路資料庫)
(圖:體路資料庫)

屋漏兼逢夜雨,排名下滑的壞影響就於當時出現。排名低自然未能成為賽事種子組合,亦自然有更大機會在早階段就遇上前列對手,「鄧謝配」在積分期開始後的首個半月就已經先後首圈不敵「宿敵」渡邊勇大/東野有紗、時任世界第三的泰國組合及賽事的五號種子法國組合。「其實當時高、低排名我們都會輸,所以每次輸都很大打擊,尤其輸給那些不是經常出去比賽的組合。大家會打到不信任對方,不想上場、不知道上去做甚麼。但另一方面,一些球迷又會幫大家更新所有事,我會很害怕。因為輸給些實力不高的對手仍要被鼓勵,更想『搵窿捐』。」謝影雪說。

每次輸都很大打擊,尤其輸給那些不是經常出去比賽的組合。大家會打到不信任對方,不想上場、不知道上去做甚麼。

「鄧謝配」當時就似陷入一個輪迴,更甚是連在場上的發揮和打法都遇上樽頸,同時被對手睇穿。「是真的被睇得很通透,我們也一直解決不了這些問題。」幸而新教練上任令他們看到曙光,去年6月在印尼公開賽打入四強更成為謝影雪口中的一大希望。「我們當時也沒想過,雖然未必解決到本身的弱點,但可以用另一些方法彌補,突然就有個突破令我們覺得,原來不一定打了這麼多年就會『滑啞』。」

(圖:體路資料庫)
(圖:體路資料庫)

雖然印尼後的幾個巡迴賽,兩人仍然未能再突破八強,但9月主場一役就成功殺入決賽,杭州亞運亦在抱病下僅負日本「東渡」組合。謝影雪形容兩人開始找到適合自己年紀的打法,不會再像年輕時單靠速度和力量去衝。結果僅一個月後,兩人在法國公開賽終於跨過「東渡」這道高牆,生涯第二次擊敗這對日本組合。「這次成績(亞軍)令我(鄧俊文)覺得,我們與最高水平的對手仍有得打,甚至可以贏,往後幾站就慢慢找到方法穩定自己的打法。」

果然,突破樽頸又跨過高牆後,「鄧謝配」在德國公開賽打破四年錦標荒、時隔兩年再戰年終賽,並以奧運排名第六位進入2024年。兩人隨後再挾德國公開賽冠軍及全英賽、亞錦賽八強之勢,最終以第七名取得奧運入場券。「所有都可能是緣份,其實到今年初都知道大概可以獲得資格,所以你說確定那一刻當然不是太驚喜,但的確在計分期開始前是沒想過。」「李晉熙和吳芷柔的成績都不差,相對給我們鞭策和壓力,令我們更希望打得更好。我們之間是一個良性競爭,若非兩對一齊爭的話,或許我們都未必得到這張門票。」

上屆的第四名是港羽在奧運的最佳成績,同樣的組合再戰一屆,外界也自然會期望兩人至少追平三年前的成績。不過三年過去,同時代表年紀又大了三歲,尤其已明言是奧運「最後探戈」的謝影雪年尾將踏入33歲,短期內連打多場高強度賽事的難度亦自然更大。「現在的對手很強,或許我們的速度力量未必夠人好,但我們也不是了無機會。不過今次是我們最後一次了,成績或許是其次,最重要是打到自己的100%。」她也特別提到,東京奧運期間突然獲大量關注,一下子難以承受那份目光,但如今已成熟到學懂應付關注所帶來的壓力。

今次是我們最後一次了,成績或許是其次,最重要是打到自己的100%。

至於年輕四歲的鄧俊文就笑言雖然口說享受比賽,心中亦必然為今屆奧運定下目標,「因為我沒目標的話會很懶散。」他沒有講明那個目標是甚麼,但至少知道盡力、無悔是鄧俊文和謝影雪在拉夏貝爾門體育館的首要任務。

文:麥景智
圖:Brian Ching

【矚•動•奧運】

紅色,是熱情、衝動、亢奮、危險⋯⋯但在運動場上,紅色原來有另一層意義。近年有研究顯示,不論在拳擊和跆拳道的對決,抑或是足球比賽當中,穿紅色護具、衣服的一方總會得到些優勢。 據說這是因為紅色令人感覺強勢與自信,身體自然開行馬力應賽。奧運是每個運動員的終極夢想,日夜操練就是為了以最「火熱」的狀態站上五環舞台,這就是我們今次展覽選用紅色為主調的原因。我們期望透過相片把大眾引入不同的運動領域,跟運動員一起凝神貫注今屆奧運。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邀請資深體育攝影師程詩詠(Brian)拍攝多位奧運運動員,同時有四名年青攝影師劉嘉承(Calum)、陳曉峯(Jason)、李玥(Yuet)及梁諾彤(Emil)為不同年青運動員操刀,以光與影呈現運動員在賽場以外的另一面,細說運動夢想和目標。

「矚.動.奧運Eye on the Olympics」運動員相片巡迴展覽
日期:6月14日至8月16日
地點:坑口東港城(61419日)、九龍灣MegaBox62471日)、荃灣如心廣場(624711日)、觀塘裕民坊(7310日)、大角咀奧海城(71122日)、荃灣D·PARK722816日)、馬鞍山新港城中心(72630日)、將軍澳新都城中心三期(8711日)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奧運・專訪|「鄧謝配」:以為沒希望的最終章 緣份到了拼盡最後那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