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傳奇名將林丹亦曾「頂唔順」 羽毛球運動強度有幾大?

【體路專訊】中國17歲羽毛球小將張志傑周日(30日)於印尼出戰亞洲青年羽球錦標賽期間意外猝死,事件除引來外界強烈譴責世界羽聯的醫療規則及賽會現場延誤急救令悲劇發生,同時亦令人對羽毛球的運動強度重新評估。中國一代羽壇傳奇林丹就曾經明言羽毛球運動強度比網球大,更狠批世界羽聯賽程過度密集兼休息時間不足,令選手疲於奔命,甚至影響運動生涯。

張志傑於比賽中猝死,令公眾對羽毛球運動強度提高關注。(比賽直播截圖)
張志傑於比賽中猝死,令公眾對羽毛球運動強度提高關注。(比賽直播截圖)

在足球、籃球等領域,比賽期間出現突發心臟病的事故並不罕見,但公眾未必意識到羽毛球同樣是強度極高、挑戰生理極限的運動。羽毛球運動員在比賽中需要頻繁進行快速加速、急停和變向,對下肢肌肉和關節的要求極高,而大力揮拍、殺球,對球手上肢力量的考驗同樣很大。

羽毛球的競賽時間不到網球選手的一半,但跑動距離卻更長,擊球次數亦更多。2019年溫布頓網球錦標賽,兩大星將祖高域與費達拿打滿五盤,決戰耗時接近5個小時,比賽中祖高域的跑動距離為5.6公里,費達拿為5.8公里,刷新當時溫網的紀錄。而在平均長度只有一個多小時的羽毛球比賽中,運動員的跑動距離就可以達到6公里。

林丹去年曾於訪問影片中直言羽毛球運動強度比網球高。(影片截圖)
林丹去年曾於訪問影片中直言羽毛球運動強度比網球高。(影片截圖)
林丹指2016年於里約熱內盧奧運與李宗偉激戰後,不足12小時就要再次出賽,直言休息時間不足影響狀態。(圖:體路資料庫)
林丹指2016年於里約熱內盧奧運與李宗偉激戰後,不足12小時就要再次出賽,直言休息時間不足影響狀態。(圖:體路資料庫)

羽壇傳奇星將林丹去年就曾於一段影片中明言,羽毛球的運動強度比網球大,而最關鍵的一點是缺乏足夠的休息時間,對職業球手影響巨大。林丹以里約熱內盧奧運男單賽事為例,指出他與李宗偉在4強打滿3盤的大戰後不到12小時就要再次上場作賽,根本沒有充分的休息與回復時間,相對網球手在大賽4強後往往能有一天休息才進行決賽。在高強度的比賽下,世界羽聯無論在運動強度以至賽程安排都讓球手承受很大負擔。

安賽龍曾對世界羽聯賽程太密,令球手增加受傷風險表達不滿。(圖:體路資料庫)
安賽龍曾對世界羽聯賽程太密,令球手增加受傷風險表達不滿。(圖:體路資料庫)

根據世界羽聯的賽事曆,2024年共有37項賽事,從24年的第二週到第50週幾乎每星期都有賽事安排,除了巡迴賽外還有洲際錦標賽、湯優盃、世青賽等等,其中世界羽聯更強制規定頂級選手必須參加特定級別的比賽,令頂級球手一年往往要出戰超過15項賽事,如林丹、李宗偉及現役「世界二哥」丹麥名將安賽龍亦炮轟過世界羽聯的密集賽程令人疲於奔命,幾乎沒有休息時間,甚至有時只能帶傷上陣。

近年亦曾出現因為心臟問題出事的羽球運動員,曾經於北京奧運男子雙打奪冠的印尼球手馬基斯,就在2023年的一場非正式比賽中,因為突發心臟病去世。廣東省羽毛球隊隊醫莊珂圳受內地媒體訪問時提醒指,羽毛球是一項速度與爆發力相結合的運動,尤其在比賽時幾乎每一次動作都在衝刺狀態,其運動強度在眾多運動當中亦數一數二,在劇烈運動前後,必須為身體保留足充分的休息和恢復時間。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羽毛球|傳奇名將林丹亦曾「頂唔順」 羽毛球運動強度有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