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向體院申請資助獲批 亞運四強功臣每月獲2萬津貼

【體路專訊】香港U23足球代表隊去年在杭州亞運歷史性殺入四強,儘管最終未能爭得獎牌,但一次又一次為球隊帶來榮譽,繼4月份在「香港傑出運動員選舉」力壓蟬聯亞運金牌的男子欖球隊、贏得「最佳運動隊伍」後,足總主席霍啟山今晚(28日)在「足總週年晚宴暨頒獎禮」上,宣布成功向香港體育學院申請「個別精英運動員資助」,一班港足亞運功臣每月可額外獲得2萬多港元資助,為期2年;也是繼2009年東亞運金牌之後,港足再獲體院津貼。

體院的「個別精英運動員資助」是專為非「A級」精英體育項目的運動員而設,撥款準則是申請者必須達到精英資助評核準則內所列出3分或以上賽事的成績,即是過去2年的奧運會/亞運會/殘奧運或亞殘運項目成績。成功申請者可獲體院「獎學金運動員」資格,並得到精英訓練資助、同時可使用體院的設施,包括由運動科學/醫學部、體適能部及其他技術支援部所提供的服務;教育及職業輔導;意外受傷、旅遊、人壽及醫療保險的保障。

此外,按運動員的資助類別及訓練狀況,每位運動員可獲不同水平的經費津貼。根據精英訓練資助評核準則 2024-2025,港足亞運四強的成績,運動員類別為精英乙+,亦即是每月可享有$22,820津貼。

足總今晚特別邀得謝家榮、陳凱柏、伍瑋謙、龐焯熙及林衍廷上台發表感言。謝家榮台下受訪時坦言驚喜:「作為職業球員,有這樣的資助,當然覺得很開心,也覺得大家的努力是值得的。因為有些時候你努力完一段時間,努力完一個比賽,可能是拿到很好的成績,但到最後可能只是得口碑,沒有一些實質的東西拿在手上,始終會覺得差一點,因為你的熱度始終會過。」他續說:「有一些實質的津貼或者鼓勵,這樣可能會對運動員會更加好,即是會有更加受尊重的感覺,再實在一點。」

問到這筆為期兩年的津貼可否彌補失落獎牌的遺憾,家榮想了一會回應:「我自己覺得不可以用彌補來形容,因為我覺得我們是值得拿這個資助。拿不到獎牌是一個遺憾,就算這樣都彌補不了。」他又希望這次成績可以鼓勵到後一輩的人:「當然,如果那些師弟,那些後輩,見到我們今次亞運拿到第四,原來有這樣一筆可觀的資助,一定是正面的影響。我們知道足總為此準備了很多文件,也要多謝他們!」

麥融斌(左)

此外,剛獲批升上港超聯的九龍城管理層今晚也首次會見傳媒,不過未有透露新季的陣容班底,僅稱今次是經過詳細考慮後才入紙申請升班。九龍城上季在港甲221822負得56分,6分力壓爭取衛冕中西區,提早兩輪賽事取得成軍19年以來的首個冠軍。九龍城足球會常務副主席麥融斌及何迪夫今晚出席足總週年晚宴,領取足總頒發的獎盃之餘,亦是升班後首次會見傳媒。

九龍城捧起港甲冠軍獎盃,陳文輝(後排左6)笑對隨隊升超傳聞。
九龍城捧起港甲冠軍獎盃,陳文輝(後排左6)笑對隨隊升超傳聞。

麥融斌指球會一直有升上港超的計劃,並非「U-turn」決定升班:「我們由乙組開始,升上甲組再贏得甲組冠軍,很多事都已經計劃了很多年,包括上到超聯。只可以說今次得到冠軍後,經過詳細考慮覺得有這個機會就入紙申請。」不過兩人在記者多番追問下,仍不肯透露球員及教練陣容,僅稱會於7月中的記者會一併公布。

北區主席朱浩賢(左)與深水埗總監高俊基。
北區主席朱浩賢(左)與深水埗總監高俊基。

至於牽涉負面新聞的均業北區,主席朱浩賢今晚多次以頒獎嘉賓身份上台,但在台下卻一直迴避傳媒訪問。球會今日透過社交平台公布,韋法頓、柏度、馬圖斯、伊泰路、林樂勤、蘇啟浚、林駿杰、張俊軒、周家樂、何浚皓、陳浩嘉、王力威、陳鴻耀、李昀洛及陳曜燃均已離隊。然而卻一度將蘇啟浚、林駿杰、李昀洛的名字誤寫成蘇啟「俊」、林「俊」杰、李「旳」洛。離隊球員中,除了林樂勤加盟傑志,韋法頓也勢將轉投大埔。另外,有消息指北區將會易帥,會方屬意由助教鮑家耀接替梁志榮的教鞭,並力斟晉峰年輕門將龐焯熙。

球員時代曾於愉園合作的范俊業與梁帥榮喜相逢。
球員時代曾於愉園合作的范俊業與梁帥榮喜相逢。

圖、文:文森特、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足|向體院申請資助獲批 亞運四強功臣每月獲2萬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