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世界盃:1934年 獨裁者墨索里尼介入 意大利主場稱霸

1934年在意大利舉辦的世界盃足球賽是第2屆,卻出現許多史上第一次,目前足球迷熟悉的資格賽、季軍戰、多個城市與球場都出現在此屆,此外埃及參戰也使非洲球隊也是首度現身決賽盃;決賽圈純採單敗淘汰制、延長賽後不分勝負踢重賽則已不復出現在世界盃中。最終東道主意大利延續了首屆地主捧盃模式,而且決賽同樣是逆轉勝。

回顧世界盃:1934年 墨索里尼強力介入 意大利主場稱霸   (AP Photo/File)
回顧世界盃:1934年 墨索里尼強力介入 意大利主場稱霸 (AP Photo/File) (ASSOCIATED PRESS)

相較於首屆歐洲球隊意願缺缺,本屆參賽國家增長倍餘,也首度採用資格賽來決定最終決賽圈16強隊伍。這同時也造成迄今仍是世界盃兩個特例:烏拉圭至今仍是唯一放棄衛冕球隊,因為他們要抗議歐洲對其主辦首屆賽事的不重視;意大利是唯一踢資格賽出線的東道主,因為當時還沒有保障主辦國入圍制度。

意大利隊在開賽前,進行法西斯式敬禮(fascist salute)。 (AP Photo)
意大利隊在開賽前,進行法西斯式敬禮(fascist salute)。 (AP Photo) (ASSOCIATED PRESS)

決賽圈所有比賽在意大利8個不同城市球場舉行開創先例,從此也成定式。埃及入圍使世界盃版圖由首屆南美洲、中北美洲、歐洲,擴大至非洲。連同法老軍團在內,決賽圈相較首屆共有10隊新面孔,而6支首屆參賽隊伍無一例外在首輪就遭淘汰,特別是南美雙雄巴西、阿根廷也嘗到首屆歐洲球隊遠渡重洋後狀態欠佳苦果。

8強由歐洲球隊包辦迄今仍是史上唯一一次。其中5月31日意大利對西班牙經加持賽,仍是1比1平手,因此在隔天誕生世界盃史上第一場重賽,並由主隊1比0險勝。重賽決勝負目前只在少數堅持傳統盃賽如英格蘭足總盃(FA Cup)能看見,但當時是規則明定的分勝負方法,目前球迷熟悉的互射12碼是1970年代才普及,世界盃決賽圈則要到1982年才引進。

意大利國家隊。 (PA Images via Getty Images)
意大利國家隊。 (PA Images via Getty Images) (PA Images via Getty Images)

藍衫軍似乎在首次世界盃之旅就展現今後特質,關關險勝與低比數。他們4強又以1比0擊敗奧地利,與3比1淘汰德國的捷克斯洛伐克會師爭冠。冠軍戰前70分鐘雙方互繳白卷,捷克斯洛伐克第71分鐘率先破門,但意大利10分鐘後追平,後在延長賽再次進球,2比1逆轉奪冠。史上首場季軍戰則由德國3比2擊敗奧地利。

意大利球迷不少人還會對2002年世界盃被韓國淘汰耿耿於懷並指責黑哨,但事實上,1934年世界盃才是被認為是主辦國干預最嚴重的賽會,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據傳親自為意大利每場比賽安排裁判,並且要求賽事後勤控制權在意大利政府、而非FIFA之下,以為法西斯主義宣傳。對意大利質疑,直到4年後藍衫軍成為史上首支衛冕成功球隊才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