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女排聯賽香港站・獨家|奧運金牌隊長轉型技術人員 惠若琪任重道遠

【體路專訊】每年香港站的女排大獎賽,不少中國退役名將都會來港支持後輩及乘機聚舊。2016里約熱內盧奧運以隊長身份帶領中國隊贏得金牌的惠若琪,亦有如去年一樣訪港,不過今次身份已換成「國際排聯技術代表助理」。33歲的她今日接受《體路》獨家專訪,盼以另一身份在排球領域上出力,「希望未來有愈來愈多的球員能夠一起感受賽場之外的排球世界!」

rio2016,當年奧運,里約奧運,中國女排
中國女排揚威里約奧運。(圖:體路資料庫)

 

rio2016,當年奧運,里約奧運,中國女排
惠若琪(左)扣球時的英姿。(圖:體路資料庫)
rio2016,當年奧運,里約奧運,中國女排
中國女排里約奧運金牌成員。(圖:體路資料庫)

來自遼寧大連的惠若琪,是近代中國女排的第15任隊長。她在2016年領軍贏得奧運金牌,惟因傷病纏身,2018年2月退役,結束18年球員生涯,當時才27歲。一生奉獻給排球的「小惠」,在結束運動員生涯後,仍致力推動於此項運動,同時又熱心公益事務,曾出資50萬成立「惠基金」,幫助困難運動員並持續資助有需要的學校修建排球場。她現時亦身兼國際奧委會數字化互動與營銷傳播委員會委員,以及國際排聯市場與傳媒委員會委員,今次則是以國際排聯技術代表助理身份訪港。

惠若琪(左)去年曾以嘉賓身份訪港宣傳賽事。(圖:體路資料庫)
惠若琪(左)去年曾以嘉賓身份訪港宣傳賽事。(圖:體路資料庫)

趁著今次訪港之利,她特別抽空在下榻的酒店接受《體路》獨家訪問。「小惠」2018年4月與男友楊臻博共諧連理,21年女月誕下女兒「小年糕」。記得去年中國女排來港比賽,「小惠」亦有帶「小年糕」同行,「不過她今次沒來了,因為我實在太忙了!」

惠若琪(下排中)球員時代曾多次來港獻技。(圖:體路資料庫)
惠若琪(下排中)球員時代曾多次來港獻技。(圖:體路資料庫)

問到「技術代表助理」負責的工作範疇,「小惠」表示,要當好這崗位有一番學問,自己亦眼界大開:「以前每次來香港大多是以球員的身份,那個時候注意力在排球技術之上,現在看來,那時所理解的排球是相對比較單一的。退役之後,這次能夠成為技術代表助理再次來到香港,然後從整個賽事,台前幕後都參與到每一個細節,你就會發現組成排球賽需要各個部分、各個部門各種的協調,然後大家也都非常的辛苦。有的時候經常到晚上11、12點,大家都還在開會,就是想把這個比賽非常好的呈現給大家,所以我覺得就是非常新的視角吧,也覺得自己每天很充實。」

惠若琪(左起)、孫玥及魏秋月,三代中國女排隊長在港喜相逢。(圖:飛玥排球會)
惠若琪(左起)、孫玥及魏秋月,三代中國女排隊長在港喜相逢。(圖:飛玥排球會)

「小惠」又指出,技術代表本身的英文名稱是Technical Delegate,亦即是代表國際排聯來監管指導比賽的意思,「技術代表也是賽事很重要的一個角色,而我們作為『實習生』前期還要通過一些網絡培訓,理論學習和考試等,來準備好迎接實戰演練。」對於香港站的比賽,她有極高評價:「是VNL當中非常成熟的一站,所有的工作人員都非常有經驗。比賽也配備了完善的設備,這些年國際排聯和排球世界不斷完善規則和體育展示,都是希望現場的觀賽者和電視機前的觀眾能夠有更好的觀賽體驗,能夠深入到感受到排球運動的魅力。」

「小惠」是第一位嘗試現任崗位的中國球員,她希望繼續努力,累積更多經驗,「同時也鼓勵更多球員嘗試不同角色,來多維度感受排球世界的魅力。」

 

圖:文森特
文:文森特、賈兆志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世界女排聯賽香港站・獨家|奧運金牌隊長轉型技術人員 惠若琪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