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科訓練】髖部與膝蓋疼痛? 或許是「縫匠肌」在作怪


你是否曾經被髖部或膝蓋的疼痛困擾,卻始終找不到真正的罪魁禍首呢?

當髖部與膝蓋疼痛發作時,筆者跟不少跑友一樣,一開始也往往將矛頭指向髂脛束( IT band )。然而,雖然這條厚實的結締組織確實是髖膝疼痛的常見元兇,但還有另一塊肌肉可能扮演關鍵角色:縫匠肌。



縫匠肌相當特別,它不僅是人體中最長的肌肉,也是僅有的兩條跨越兩個關節(髖關節與膝關節)的肌肉之一,由於縫匠肌在跑步過程中的多個階段都非常活躍,因此它可能成為引發肌肉疼痛與抽筋的原因之一。


縫匠肌的運作方式

縫匠肌是一條纖細的帶狀肌肉,從髖部前方開始,穿過大腿前部(股四頭肌),最終連接到膝蓋內側,呈現一條拉長的「S」形,它負責屈髖與屈膝、使髖部外旋並穩定骨盆。

圖|iStock


舉例說,髖部前方與大腿前方的疼痛:這可能是由於更大的髖屈肌群緊繃,進而對縫匠肌造成壓力。如果髖屈肌無法足夠延展來適應跑步步伐,縫匠肌就必須承擔更多工作,導致緊繃與疼痛。如果步幅過長,可能會拉扯縫匠肌,造成疼痛,頻繁衝刺也可能出現類似情況。


圖 / FreePik


如何區別是縫匠肌疼痛與抽筋?

縫匠肌疼痛可能表現為膝蓋內側前方的酸痛或灼熱感,這可能是刺激了鵝足滑囊(pes anserine bursa)。這些位於膝關節附近的小滑囊為縫匠肌及其他兩條肌肉(股薄肌與半腱肌)提供緩衝。當這三條肌肉過於緊繃時,會對滑囊施加過多壓力,影響其減少肌肉與骨骼摩擦的功能。

圖 / FreePik


如何訓練與伸展縫匠肌?

  • 坐下,將左小腿放置在軀幹前方,右小腿放在身體一側,右膝與髖部呈一直線,兩膝均彎曲 90 度。

  • 身體前傾,靠近左小腿,直到右側髖部與臀部感受到深層的伸展感。

  • 將左腿用力壓向地面以啟動髖部與臀部肌群。保持此動作 20 秒。

  • 換腿重複上述動作。

  • 完成 3 組。

  • 站立,雙腳併攏,核心收緊,肩膀放鬆遠離耳朵,雙手放於身體兩側或合掌於胸前的祈禱姿勢。

  • 左腳向後跨一大步,腳尖點地並保持腿部伸直。

  • 右膝彎曲,直到大腿與地面平行,小腿與地面垂直。

  • 將雙髖部朝向正前方,用力擠壓雙腿向彼此靠攏,然後將雙手向頭頂伸直。

  • 保持至少 30 秒。

  • 換側重複動作。

  • 仰臥於地面,雙膝彎曲,雙腳平放於地板。

  • 腳跟用力踩地,同時收緊臀部肌群,將臀部抬向天花板。身體應呈一直線,從肩膀到膝蓋保持平直。

  • 緩慢將臀部放回地面。

  • 進行 12 次。


  • 跪姿,雙手撐地,手腕位於肩膀正下方,膝蓋位於髖部正下方。

  • 左膝保持在地面,右腿向側邊抬起,膝蓋彎曲90度。將右腿抬至最高處,但注意不要讓另一側髖部下沉,保持髖部平行於地面。

  • 將右膝放回地面。

  • 進行 6-10 次,完成 3 組。



責任編輯:Ivy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此文章由「香港運動筆記」最初發表於 https://shorturl.at/khT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