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馬・專訪|黃智弘:跆拳道冠軍選手踏上見習騎師之路

【體路專訪】運動精神就是挑戰自我、不斷求進,黃智弘(Ellis)把這份精神應用在其運動生涯。Ellis昔日是香港跆拳道青少年代表隊成員,在踏足成人賽場前,他毅然決定轉換跑道。之後,Ellis花上6年時間,換上了騎師服,今年23歲的他成為了本地見習騎師,決定要在賽馬運動這新領域闖出高峰。

 

Ellis自小開始學習跆拳道,曾獲本地青少年組別冠軍。當他還是香港青年代表隊的時候,就已定下明確目標,要站到跆拳道世界舞台上。最終他亦如願以償,成功取得參賽資格代表香港出戰世界青少年跆拳道錦標賽,更打進16強。在青年時期的運動舞台覺得圓滿,Ellis亦早有計劃,希望挑戰另一舞台,想要成為騎師涉足賽馬運動。

Ellis自小開始學習跆拳道,曾獲本地青少年組別冠軍(圖:受訪者提供)
Ellis自小開始學習跆拳道,曾獲本地青少年組別冠軍(圖:受訪者提供)

以運動員奮鬥精神踏上見習騎師之路

Ellis說著當年目標:「因為喜歡馬匹,所以選擇成為騎師的道路。轉換跑道是想挑戰自己,希望在這個範疇做出成績。」於是,Ellis在2017年加入香港賽馬會「賽事見習學員培訓計劃」在賽馬人才培訓中心受訓。從零開始接觸賽馬運動,Ellis帶著跆拳道運動員的堅毅精神奮鬥6年終於成為本地見習騎師。

接觸一個全新運動領域對Ellis而言並非易事,尤其跆拳道與賽馬的運動性質截然不同,其中一個大轉變就是要重新學習相處這課題,Ellis表示:「跆拳道是個人項目,有時可以自己訓練,比賽時聽從教練指示。賽馬卻要與馬匹及背後團隊配合,馬匹不懂透過語言和你溝通,我會花時間去騎馬或到馬房與牠們相處,了解每匹馬的性格和喜好。」

Ellis認為跆拳道訓練有助他適應走上騎師的路:「運動員最重要的是堅持,當跆拳道運動員和騎師都一樣,遇到失敗或困難時會選擇堅持並從中學習,認定目標,持續有紀律的訓練,不斷求進。」至於,身高1米70的他相對一般騎師都較高,另一個難關就是控制體重,幸而以往打跆拳道亦有減磅參賽的經驗,如今成為見習騎師在日常飲食上都能忍口加倍節制。

難忘南澳訓練 跟隨當地練馬師學藝

在賽馬人才培訓中心裡,Ellis除學習馬匹及賽馬相關的知識外,亦有語言及運動科學課堂等,讓他對賽馬產業有全面認識。透過海外集訓,Ellis學懂自理及在群體生活中學習與人相處,讓他變得更成熟。在當上賽事見習學員兩年後,Ellis獲安排到南澳洲受訓,跟隨當地練馬師學藝。

雖然在當跆拳道運動員時已對到海外作賽並不陌生,但要一個人離鄉別井在外地長時間生活,對Ellis而言又是另一個新課題,他說語言是最大的挑戰:「自己本身英文水平不太好,要加倍努力去鍛鍊才能溝通得到,投放了很多時間去學習賽馬用語及與練馬師傾談,不過當你每天都講英文時原來就能進步得很快。」但在受訓過程Ellis都曾經歷一段沒有太多策騎機會的低潮:「一個人生活難免會有寂寞及覺得艱難時,只能靠著堅持心態去應對,還有與家人電話聯繫時的鼓勵,能讓自己繼續走下去,一步步慢慢學習及成長。」

Ellis非常珍惜在澳洲生活的點滴,照顧幼馬亦令他很難忘:「從牠們年幼時開始相處,到逐漸開始擺放馬鞍、嘗試策騎,再到教懂牠們理解你的指示及出閘賽跑等,過程十分難忘。」看著幼馬走上賽場讓Ellis感到滿足,從初生之犢到能夠奔馳——幼馬的成長歷程亦正是他的寫照。Ellis在澳洲學習近兩年後正式開始策騎出賽,優秀表現讓他成為受當地練馬師樂用的減磅見習騎師,在當地取得88場勝利。及至2023年4月,Ellis以見習騎師身份回港參賽,跟隨練馬師方嘉柏學藝,在港上陣不足兩週便策騎馬匹「川河冠駒」取得在香港策騎以來首場勝仗。

要成為騎師的條件是要取得70場勝利,對一位見習騎師而言並非易事。但Ellis深明運動場上從來沒有一步登天,他未有急於求成,只求每天的小進步,累積成果。Ellis謂:「未來希望能夠贏得更多重要賽事,能夠讓其他人看見我進步的表現。」Ellis正朝著成為騎師的目標一步步邁進。

「賽事見習學員培訓計劃」現正接受招募

賽事見習學員培訓計劃的課程內容涵蓋騎術、馬房管理、體能訓練、財務管理以及傳統學術科目,資歷獲得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認可,為有志從事賽馬相關工作的年輕人提供學習及實踐的機會。

招募日期:即日起至7月5日

計劃詳情

賽馬人才培訓中心簡介

賽馬人才培訓中心(前稱見習騎師學校)於1972年成立,多年來培育出不少馬壇名人,有些更是現時香港馬壇著名的練馬師及騎師,包括告東尼、姚本輝、羅富全、呂健威、文家良、沈集成、何澤堯、蔡明紹、梁家俊及潘明輝等。

文、圖: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賽馬・專訪|黃智弘:跆拳道冠軍選手踏上見習騎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