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世界盃:1930首屆險成「美洲盃」 烏拉圭主場奪冠

世界盃足球賽如今是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單項運動賽會,各國透過繁複的外圍賽,爭取決賽圈席位,但在92年前首屆卻差點成為美洲盃,參賽氣氛冷淡,最終也由烏拉圭在主場捧起史上首座世界盃冠軍獎盃。

1930的世界盃決賽,烏拉圭以4-2擊敗阿根廷。 (AP Photo)
1930的世界盃決賽,烏拉圭以4-2擊敗阿根廷。 (AP Photo) (ASSOCIATED PRESS)

由於1932年洛杉磯奧運無意舉辦足球賽事,1928年時任國際足協主席儒勒·雷米(Jules Rimet)提議在奧運以外舉辦足球賽,並容許職業球員參加,獲國際足協大會通過,翌年烏拉圭頂著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金牌與承諾興建新球場、負擔所有參賽隊伍開銷等條件,雀屏中選為主辦國。

這是唯一未設外圍賽的世界盃,當時所有FIFA成員國都獲邀請,但由於跨大西洋仍只能搭船,來回就要花至少1個月,大部分球會都不願放行球員,歐洲各國足協意願也不高,至賽前2個月還沒有任何歐洲球隊承諾參賽,靠著儒勒·雷米努力邀請,比利時、法國、羅馬尼亞、南斯拉夫才代表歐洲遠征,賽會最終也只有13隊參戰。

1930年世界盃logo。 (AP Photo)
1930年世界盃logo。 (AP Photo) (ASSOCIATED PRESS)

攻進世界盃史上首顆進球、2005年病逝法國傳奇盧遜·羅倫(Lucien Laurent)晚年回憶:「到達烏拉圭共花了15天,我們只能在船艙裡練基本體能,在甲板上練跑位。」綠色伯爵號同時還載運羅馬尼亞、比利時球員,3名裁判,以及冠軍獎盃「勝利獎盃 (Victory)」,該獎盃後於1946年經決議以儒勒·雷米之名,改名為「雷米金盃」(Jules Rimet Trophy)。

AP Photo
AP Photo (ASSOCIATED PRESS)

如此條件當然導致歐洲球隊幾乎全面崩潰,唯一例外只有南斯拉夫,連勝巴西、玻利維亞,與阿根廷、烏拉圭、美國同樣分組出線。烏拉圭、阿根廷分別在4強屠殺美國、南斯拉夫,比數都是6比1,會師決賽重演1928年奧運金牌戰戲碼。

首屆世界盃3座場館均在烏拉圭首都蒙特維多,決賽於現在仍在使用、被儒勒·雷米譽為「足球神殿」的世紀球場 (Estadio Centenario) 舉行,原本只容納9萬人的場地卻擠進超過9.3萬人,且不少觀眾攜帶武器。雙方為比賽用球爭執不下,最後由國際足協介入才解決,上半場使用阿根廷帶的球,下半場用烏拉圭帶的球。

賽事於被儒勒·雷米譽為「足球神殿」的世紀球場 (Estadio Centenario) 舉行。 (AP Photo/File)
賽事於被儒勒·雷米譽為「足球神殿」的世紀球場 (Estadio Centenario) 舉行。 (AP Photo/File) (ASSOCIATED PRESS)

比利時主裁判John Langenus在賽前數小時才勉強接受任命,他購買人身保險並要求主辦方賽後1小時內安排好船方便他脫身。結果是烏拉圭克服半場1比2落後,下半場連進3球,4比2逆轉。所幸並沒有大型暴動在蒙特維多發生,但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烏拉圭大使館,則遭大批球迷拋擲石頭洩憤。

此外,由於本屆世界盃未設季軍戰,頒獎時美國、南斯拉夫並列銅牌,國際足協技術委員會1986年發布報告將美國列第3、南斯拉夫列第4,從此成為官方定論。不過,繼承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至今仍主張他們是該屆第3,因為4強戰他們是敗給冠軍隊烏拉圭,這也是球壇著名無頭公案之一。

阿根廷傳奇球星法蘭西斯高·華拉路(Francisco Varallo)(PABLO CUARTEROLO/AFP via Getty Images)
阿根廷傳奇球星法蘭西斯高·華拉路(Francisco Varallo)(PABLO CUARTEROLO/AFP via Getty Images) (PABLO CUARTEROLO via Getty Images)

隨著阿根廷傳奇球星法蘭西斯高·華拉路(Francisco Varallo)在2010年世界盃後以百歲高齡病逝,所有曾參與首屆世界盃決賽的球員已經無一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