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津貼試行計劃 社協倡恒常化並調低門檻 讓更多基層受惠
【on.cc東網專訊】現時輪候公屋滿3年的合資格住戶可通過為期3年的 「現金津貼試行計劃」,每月領取1,300至3,900港元的津貼,以輕減生活壓力。截至2月底,累計85,700個家庭獲發津貼。當中逾7成住戶領取時間僅得1至6個月,受惠時間較短。計劃將於明年中結束,現時去留不明,令惡劣居所住戶人心惶惶。社區組織協會在今年初發現,一旦失去現金津貼支援,逾4成領取人無法負擔現時租金、被迫減少子女的學習及活動開支等。社協今(16日)聯同基層街坊前往立法會申訴,並提出改善現金津貼計劃的建議,要求當局將計劃恒常化並放寬申請資格,讓更多基層受惠。
社協指,現金津貼仍存有擴大空間,包括現時9.7萬個非長者一人、獲首派公屋的申請人應納入受惠對象,惟局方表明無意放寬受惠資格。而2021年推出試行計劃後,是次調查中有97%領取人將津貼用在住屋開支,近8成受訪者得以減輕租金及精神壓力。不過,現金津貼暫定將於2024年結束。調查發現,有74.5%受惠人估計2年後仍未上樓。當中42%無法負擔租金,有近3成人因經濟壓力而會在屆時考慮申請綜援。另外,現金津貼結束後,受訪家庭會被迫削減子女的學習開支(49.3%)及活動費用(42.3%)。
一旦失去現金津貼支援,社協強調,貧窮兒童將繼續瑟縮劏房,嚴重影響健康發展,進一步剝削平等學習權,形勢猶如「開倒退車」,有違政府扶貧的大方向。截至去年9月底,有約26,700 宗曾受惠現金津貼的住戶,因公屋申請狀況轉變而遭終止派發現金津貼,當中包括獲首次公屋編配的住戶,接受或拒絕上樓均會喪失領取現金津貼的資格。
就現金津貼計劃,社協提出多項建議,包括盡快將非長者一人公屋申請人納入試行計劃之內;政府恒常化現金津貼項目,而長者受惠現金津貼的資格應縮短至輪候公屋滿一年,以持續支援劏房戶;按綜援、N無津貼申請人、房委會每年公屋輪候冊申請住戶調查中,參考居於私樓住戶的實際租金水平,全面制定及提升津貼水平;派發現金津貼直至住戶遷入公屋,而非首次編配公屋後便終止派發津貼;以及重推「N無津貼」,與現金津貼項目雙軌進行,讓未能受惠現金津貼項目但有經濟需要的劏房戶透過「N無」津貼得到支援。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