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專家倡京冀增泵站助排洪 四川指都江堰經驗難借鑑

京津冀早前發生暴雨洪澇災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星期開會,強調要切實做好防汛救災和重建工作,國家發改委日前就海河流域治理及災後重建,在北京市開展調研。 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教授劉川順說,該區上月底開始受強降雨和颱風影響,加上河北省上游防洪水庫不足,分洪系統建設管理不完善,導致今次洪澇災害影響範圍大,建議增建防洪水庫,並防止分洪區域被侵佔或過度開發,相信經過今次損失,當地政府將加大投入資源發展水利工程。 劉川順認為,過去內地城市排水管道系統容量較淺,排洪能力有限,武漢市近年積極發展地下排水網絡,兩年內建設大量排澇泵站和容量較深的地下管廊,加快排澇速度,消除暴雨期間的地面積水。他認為北方城市可作參考,同時加強疏通排澇渠道。 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具有防洪排沙和發電等功用,都江堰文化研究專家王國平說,當地水利工程距離至今有2千多年歷史,是全球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大型生態水利工程,很多建於同時代甚至較遲的水利工程已廢棄。他又指,都江堰水利工程以科學策劃和施工,並持續進行維修,解決泥沙排放問題,避免河道淤塞。 至於北京和河北等地的防洪工作能否借鑑,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陳曜認為,北方地區的環境與都江堰不同,難以比較,北京和河北城鎮人口密集,洪澇災情來自於強降雨造成及地下排水設施有關的內澇;而都江堰水利工程是針對處理上游流域的汛期,通過外江將水排走。 他又指,政府應急管理非常重要,作為第一責任人進行統籌安排和管理,領導建立防汛體制,相信有助應對洪澇等天然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