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故事 —— 渣打香港馬拉松專訪】跑手也是為母則強 享受和平衡才是重要課題

【體路專訪】活在我城,生活壓力咄咄逼人,要從日常中找到自己享受的事情殊不簡單,卻很重要。縱然已是有正職在身的兩子之母,馮靜恩(Echo)過去10多年仍為自己所喜愛的長跑而堅持,過去5年更在渣馬造出「Sub 330」的理想成績。也許Echo的故事與你我身邊的人相類似,但重點是該如何從接踵而來的人生大小事中,像她一樣找到最舒服的平衡。

眼前的Echo一副跑手的瘦長身型,加上一身標準的練跑裝備,很難想像她本來是個不愛跑步,不做運動的人。「我從小到大都不太熱衷做運動,是那種覺得太陽不能曬太多的人。直至打算生第二胎前想調理好身體,有位大學同學建議我參加渣馬10公里,是我當年跑過最長的距離。」為了預備賽事,Echo會先安頓好當時約3歲的兒子,才到住所附近的運動場跑數圈。她笑著說:「我記得還要趕回家看《大長今》」,結果完成一次10K賽事後就放下了跑步。

她與渣馬,甚或說是跑步,要到數年後才再續前緣。因再想練好身體而重拾跑步兼「升呢」半馬的Echo,2012年獲同事邀請組隊到台灣參加三項鐵人接力賽,練習期間又獲那位同學鼓勵挑戰全馬。翌年2月24日,Echo獻出人生初馬,「跑完覺得好辛苦,以為跑過一次就不會再跑。怎料同學說我『Sub 4』很快,當刻我還未知道甚麼意思,但總之那次之後就想繼續跑下去。」

2019年渣馬成為分組季軍(右二)。(圖:受訪者提供)
2019年渣馬成為分組季軍(右二)。(圖:受訪者提供)
2021年渣馬(圖:受訪者提供)
2021年渣馬(圖:受訪者提供)

10年後的今天,Echo固然知道「Sub 4」的意思,也早已遠離這個「集團」,衝過了「Sub 330」大關。自2013年開始,Echo參加過9次渣馬,時間由3小時50多分鐘提升到3小時35分鐘,之後連續5年「Sub 330」,其中兩年更成為分組三甲。「被通知要上頒獎台那刻很意外,因為完全沒有想過,整個感覺就是很夢幻、很不實在。」

「因為渣馬是這個城市的代表,而這個是我的城市。對我來說就是跑步的考試,10K是小測、半馬是大測、全馬是大考,每年都會隆重其事,充分準備去參加。」成績以外,Echo更享受為「考試」「溫習」的過程。這些年參加跑會訓練,讓她認識來自不同行業的朋友,互相鼓勵之餘又會一同行山、為長者義剪,甚至在本地田徑賽事擔任裁判,「享受比賽比贏輸來得更重要,這些活動擴闊了我的生活圈子,豐富我的人生經驗。」

Echo與跑友參加義剪班。(圖:受訪者提供)
Echo與跑友參加義剪班。(圖:受訪者提供)
Echo也鼓勵兒子做運動,上月更與次子(左一)參加10公里賽事。(圖:受訪者提供)
Echo也鼓勵兒子做運動,上月更與次子(左一)參加10公里賽事。(圖:受訪者提供)

但終歸Echo也只是個業餘跑手,在她的人生中還有母親和妻子的身份,也有一份在建材公司做物流的正職。「以前將跑步當作減壓,所以更多是放工後才跑,但近年需要練習的時間更多就嘗試早上上班前去跑。幸好有班街坊跑友鼓勵我,才讓我能堅持下去。」要平衡跑步和生活,Echo也不諱言有一定難度,但她決定將練習看輕一點點,好讓自己有空間放鬆,「如果太累、賴床也不會強逼自己要起身,雖然有時起身後不做運動反而會覺得不自在。每日要思考時間如何分配,也令我變得更自律。」

這份堅持和自律亦看在Echo家人的眼裡。當年未出生已令媽媽接觸跑步的次子如今也受母親影響,放下本身參加的棒球運動,穿上跑鞋,月中更獻出人生第一個10K比賽。「我叫他不要和其他人比較,只和自己比就足夠。但我也覺得他有點像我,會想去挑戰自己之餘亦有耐性,希望他可以學懂堅持。」

(圖:受訪者提供/Ronnie)
(圖:受訪者提供/Ronnie)

跑步讓Echo生活增添不少色彩,讓她去到台灣、瑞士和克羅地亞等地方認識新朋友,甚至成為去年渣馬「超級千金小姐」,為新一屆比賽拍宣傳照。開始步入人生下半場,她說依然期待自己再有突破,但也像當年接觸跑步時的初心一樣,享受才是最重要的課題,「保持到繼續運動,不退步就已經是進步。當然可以再做PB(個人最佳成績)就是額外收獲,但我不會勉強自己,只要保持到這個習慣已經很滿意。」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一步一故事 —— 渣打香港馬拉松專訪】跑手也是為母則強 享受和平衡才是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