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署試用AI偵測遇溺 拯溺工會批淡化人手問題嚴重性
【體路專訊】在康文署目前管理的45個公眾游泳池、42個刊憲泳灘和5個水上活動中心,不計及高級救生員人手,在非泳季期間約需1,300多名救生員。由4月起踏入泳季,更需要最多約2,000名救生員。由於近年救生員人手嚴重短缺,因此康文署將於今年泳季,在公眾泳池試用人工智能遇溺偵測系統,以協助救生員工作。不過港九拯溺員工會今日(11日)表示,人手決不能因有AI而減少,並批評署方淡化問題嚴重性。
早前在康文署提交立法會的文件中,指出在招聘季節性救生員方面有持續困難,因此決定增加長期服務救生員職位,由2011年8月的937個,增至去年8月的1451個,增幅超過5成半。另外康文署亦增加今年度的目標招聘人數,並視乎工作崗位及所持有的救生章類別和急救證書,以提高季節性救生員的薪酬待遇,月薪連約滿酬金可達港幣23,500元至25,000元,但今年只有不足3成獲邀面試的申請人能通過技能測試及招聘面試,低於過往的4成。署方認為與私營游泳池數目增加,以及疫情影響救生員市場等因素有關。
此外康文署決定在今年泳季,在公眾泳池試用人工智能遇溺偵測系統協助救生員工作,原理是以攝影機以監察泳客及偵測遇溺,系統偵測到遇溺後便會向當值救生員發出警報,並提供遇溺者的位置。根據智慧政府創新實驗室的網頁,指出由於公眾對私隱方面存在關注,因此計劃將來以聲納、熱能探測和運動傳感器技術作為替代技術。
港九拯溺員工會今日(11日)在社交平台作回應,批評康文署多年來逃避救生員人手不足問題,並以歸咎於季節性招聘困難及疫情。工會另指救生員人手不可因為人工智能的協助而減少,原因是救生員能夠靠經驗預防意外,減低意外發生的風險,而人工智能則屬「後知後覺機制」,並批評康文署藉機縮減人手:「無疑想將人手問題轉移視線,淡化問題嚴重性,一如以往再次逃避。」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康文署試用AI偵測遇溺 拯溺工會批淡化人手問題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