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訊專訪】隨隊征戰8屆奧運無間斷 張維醫生:從運動員身上感染不屈精神

【奧訊專訪】能夠8次參與奧運會,對運動員來說或許是天荒夜譚,但香港有一位骨科醫生,1988年義務為港協暨奧委會擔任醫學顧問及首席醫生,他是張維醫生,30多年來從不間斷成為香港運動員背後的最強後盾,更8度隨港隊征戰奧運會。張維醫生直言能擔起此重擔是一份光榮,更藉此從運動員身上學習,給予自己在醫學上積存更大的動力。

88漢城奧運開始隨隊

運動員場上的一分鐘,背後其實是整支團隊多年來一起努力的成果。當中運動員站在場上,需要最大的保障是醫療團隊在賽前賽後的支援。自1988年漢城奧運會開始,港協暨奧委會為香港代表團提供醫學支援,張維醫生正是當年團隊僅有的三位醫生中的一位。

「我在1986年回港,那時香港沒有很多人熟悉運動醫學,我便受邀到一些文憑課程上分享運動醫學及創傷的知識和心得,當時前港協暨奧委會會長沙理士向我表示,香港代表團一直沒有醫學支援,希望邀請我加入和支援運動員。」張醫生指88年奧運時,香港代表團多數為業餘運動員,賽前會為他們進行驗身,比賽當中他會駐場提供醫療支援。直至92年起,香港代表團除了隨隊醫生外,亦加入物理治療師,到了2000年悉尼奧運會,更有心理醫生協助運動員出戰。

除8屆奧運會外,張醫生亦「征戰」過多屆亞運會、冬奧、青奧、亞室武運,甚至亞洲冬運會。在剛過去的「雅加達.巨港亞運會」上,張醫生更帶領2名骨科醫生、15名物理治療師到印尼為香港運動員提供支援。 「今屆亞運在印尼,我們也準備得特別小心,包括在預防傳染病及飲食上都多加留意,而且賽事分兩個地方進行,事前要分配人手到兩地照顧運動員。」

亞運醫療團隊的互動

今屆賽事中,有數位香港運動員因病及受傷需即時回港治理,張醫生憶述一名沙排運動員因急病要退賽回港時表示:「我們一直在賽前賽後留意運動員的驗血情況,當時發現一名運動員血液有問題時,就立即著他停止比賽,也要與民政事務局、香港海關及香港消防等配合,以最快及安全的方法護送運動員回港。當時我陪著運動員返港,直接入住醫院,以確保他在過程中不會受到感染。」此外,亞運賽事中有港將在印尼因扁桃腺

發炎需要進行手術:「那位港將希望回港才 做手術,但我們醫療團隊衡量風險後,擔心 回港過程中會令他呼吸困難,故最後我們與 當地醫院聯絡,在當地進行手術,並一切順 利。」一次亞運會,張醫生來回香港及印尼3 次,堅持陪伴著運動員。

運動員的不屈精神

30年來,張醫生與不少香港運動員在場上場外均建立了互助互信的關係,場外他亦與不少運動員交心,從他們身上得益不少:「88年漢城奧運會時,我在終點等著當時的香港公路單車代表洪松蔭回來,最後一刻我看著他僅以零點零幾秒之差僅得第4名,差一點就可奪得奧運獎牌。當時我心情也相當激動,特別當時的香港運動員在沒有太多支援下,也取得好成績是非常難能可貴。」他指運動員對運動的全心全意態度,是社會上的一個好榜樣,值得我們學習,而他亦為自己擔任此崗位感到無上光榮,從「實戰」中更了解醫學上的知識。

張醫生表示幸好近年香港運動員從業餘走向全職,大部分港將已對運動醫學有一定認識,令他們提供支援時更加順利,但他相信未來在運動醫學支援上也會有不同挑戰,特別愈來愈多極限運動成為賽事項目,要因應作出不同準備:「每次為大型運動會統籌醫學支援時,最困難是尋找不同的骨科醫生,希望將來中國香港代表團可以有一專業團隊,分擔不同大型運動會的工作,爭取經驗。」

張醫生坦言為香港運動員提供支援時,他與一眾團隊都是義務性質:「我們用自己的假期、自費購買藥物支援運動員,2006年多哈亞運時,我帶著2升止咳水到當地;而且也要清楚處藥,亦不會為運動員打針,所以需要更多人去吸收經驗,應付愈來愈多的大型運動會。」未來,在運動醫學支援上,張醫生最希望每個總會都可以有專屬醫生,亦希望多以講座推廣運動醫學的知識,成立港協暨奧委會的醫療團隊,讓香港運動員加深認識,減少對運動醫學的一些誤解,從而有效地令更多運動員懂得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