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活動】中國香港籃球總會夥拍Under Armour及Anytime Fitness 培育香港籃球新血衝擊奧運資格


中國香港籃球總會宣佈與專業運動品牌 Under Armour 及全球健身中心 Anytime Fitness 達成獨家戰略合作夥伴,並於日前舉行「中國香港籃球代表隊獨家戰略合作夥伴簽約儀式」,以 Under Armour 的專業籃球裝備及 Anytime Fitness 的國際健身網絡,為本地籃球員提供頂尖及專業的資源,並結合完善的青訓系統,務求培訓代表香港出戰亞運及奧運資格賽的籃球精英。

中國香港籃球總會與Under Armour(左)及 Anytime Fitness(右)簽約成為「中國香港籃球代表隊獨家戰略合作夥伴」。(圖:公關提供)


為籃球代表隊提供最強支援

中國香港籃球總會致力推廣及提高本地籃球運動水平,以系統性的訓練、高水平的比賽及先進的裝備培育新一代籃球精英。中國香港籃球男子隊總領隊莫耀強先生於儀式上致辭時表示:「今次的合作集結運動界頂尖的國際品牌,強強聯手,為香港籃球隊帶來嶄新且專業的支援,不但全力培訓本地籃球精英,於三人及五人籃球大型賽事為港出戰,並期望於 2026 亞運會,甚至 2028 年奧運會取得一席位。」

中國香港籃球男子隊總領隊莫耀強先生形容是次合作集結運動界頂尖國際品牌,為香港籃球隊帶來嶄新且專業的支援。(圖:公關提供)


是次合作中的裝備及青訓系統合作夥伴 Under Armour  一向以運動員為先,今次為中國香港籃球代表隊提供專業籃球及訓練裝備,希望透過創新的科技,滿足籃球員真實需求,提升訓練及比賽之表現。Under Armour  亞太區董事總經理 Jason Archer 表示:「籃球一直是 Under Armour 的重點運動之一,而香港的籃球界擁有無限活力及可能,期望透過與中國香港籃球總會的合作,凝聚一群本地籃球愛好者,並引入具有完善系統的 UA Next 青年訓練體系,吸納香港籃球新血。」

Under Armour 亞太區董事總經理 Jason Archer 期望透過與中國香港籃球總會的合作,凝聚一群本地籃球愛好者,並引入具有完善系統的 UA Next 青年訓練體系,吸納香港籃球新血。(圖:公關提供)


全球健身中心 Anytime Fitness 作為球員訓練合作夥伴,將為本地籃球代表隊提供全球通用的健身網絡及專業教練資源,Anytime Fitness Asia 營運總監 Mark De Joya 認為本港籃球運動員的才華不容忽視,希望籃球員透過 Anytime Fitness 海外的健身及運動資源,於海外訓練或比賽期間亦可維持有規律的訓練,保持最佳狀態。

Anytime Fitness Asia 營運總監 Mark De Joya希望籃球員透過Anytime Fitness海外的健身及運動資源,保持最佳狀態。(圖:公關提供)


球員多角度分享本地籃壇現況

幾位中國香港籃球代表隊球員,包括:梁嘉顯、徐遠征、陳欣汶及黃雅婷,亦身穿最新由 Under Armour贊助的港隊球衣到場。四位球員於活動上作分享,其中自2019年成為全職籃球員的梁嘉顯認為:「香港有不少具潛力的年輕球員,但往往因前景及經濟壓力放棄成為全職籃球員,令訓練時間長期不足,亦較少機會參與高水平比賽。希望在 Under Armour 及 Anytime Fitness 的支援下,籃球員可以享有致完備的配套資源,專注提升實力。」

中國香港籃球代表隊球員梁嘉顯、徐遠征、陳欣汶及黃雅婷身穿最新球衣作分享。(圖:公關提供)


而休季期間到中國與中國球員一同訓練的徐遠征則認為中國的籃球訓練模式比香港更為全面,高強度的訓練亦有助提升個人競爭力:「年青球員能在較早階段與實力較強的對手對戰或訓練,有助增加對抗性及了解自己的不足。」作為首位出戰美國大學甲組聯賽(NCAA)的本港女將陳欣汶亦提到美國的比賽經歷及訓練模式如何全面地提升球員表現:「美國的籃球訓練配套非常完善,除了球隊教練外,亦有體能教練、物理治療師等專業指導,令球員可以專注訓練及比賽。美國亦非常重視運動心理學,其中靜觀、冥想的練習非常有效地幫助我在訓練及比賽時作自我調適從而提升表現。」

圖:公關提供


現時香港學界籃球比賽主要以隊制形式出賽,D2 及 D3 組別的球員較少機會站上更高舞台。早前於學界籃球邀請賽 2024 獲選為賽事最有價值球員的黃雅婷在談到年青球員的出路時表示:「現時女子籃球沒有職業隊,作為年青球員,大家都需要在練波、比賽的同時兼顧學習或者工作,期望透過以個人制選拔的青訓系統,令更多球員有展示自己的機會。」


引入完善青訓系統 國際化專業訓練

有見及此,中國香港籃球總會與 Under Armour 合作,將其青訓系統 UA NEXT 引入香港,為本地三人及五人籃球培育新血,以出戰全國青年運動會及東亞青年運動會、2025 年全國運動會、2026 年亞運、奧運資格賽等大型籃球賽事為目標。嶄新的本地籃球青訓系統於首兩年將集中於 U18 及 U16,計劃舉辦Under Armour 夏季青年選拔賽,從中挑選有潛質的年青籃球員到中國或其他地區參與 UA NEXT 訓練,更有機會代表亞太區與美國隊伍比賽,開拓香港籃球員視野,從中吸取經驗。除了將會參與全國運動會 2025 的U22, 及現時的 U18、U16 梯隊,未來將會設立由 U10 起多個梯隊,務求讓具潛能的年輕籃球員從小可接受專業全面的系統性訓練,由運動能力、籃球技巧以至戰術實踐都獲得顯著的提升。

中國香港籃球青年軍總領隊周致人先生(左)及中國香港籃球女子隊總領隊黃土葉先生(右)簡介最新本地籃球發展方向。(圖:公關提供)


UA配套助發展三人籃球   成立職業隊衝擊奧運資格

三人籃球方面,自 2020 年首次作為運動項目登上奧運殿堂後掀起熱潮,現時東南亞國家相繼投入更多資源於三人籃球,中國香港籃球總會亦會聯同 Under Armour 攜手推動香港三人籃球發展,除了 UA NEXT 訓練計劃外,憑藉 Under Armour 與中國三人籃球國家隊的合作,亦為本港球員訓練以至教練培訓提供了強大後盾,故此未來將把三人籃球及五人籃球分開發展,確保兩者均有完善的培訓體系及充足支援,更會以成立男子、女子及青年職業隊參加 FIBA 三人籃球比賽為目標,提升三人籃球的競爭力。  
 
同時,中國香港籃球總會希望嘗試爭取主辦 FIBA U18 及 U16 三人和五人籃球賽,除了配合政府推動香港成為國際體育盛事之都外,亦可為本地籃球球員爭取參賽資格,從而獲取FIBA積分,參與更多高水平賽事。


此文章由「香港運動筆記」最初發表於 https://shorturl.at/rL1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