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中國限制出口影響 「實驗猴」3年漲價15倍 美商或需延遲新藥開發

monkey family
monkey family

中美關係也影響猴子出口?綜合媒體報道,早於疫情初期,因各國致力研發疫苗,已令用於生物醫學領域的「實驗猴」價格狂飆;加上中國藥企自去年開始「囤猴」及限制出口,更令美國一猴難求,每隻實驗猴價格因而暴漲15倍至6萬美元(約47萬港元),並可能令美國藥廠延遲新藥開發計劃。

中國藥企去年起「囤猴」

翻查資料顯示,中國飼養的實驗猴是食蟹獼猴(Macaca fascicularis),2017年每隻大約1.38萬元人民幣,至去年升至16萬元人民幣,漲幅逾10倍;更曾有分析指價格可上望20萬元人民幣,一眾中國藥企亦是由那時開始「囤猴」。

去年有實驗猴養殖場老闆亦曾表示,中國實驗猴在10年前沒人要,基本上都用於出口,但疫情令全球搶猴,直言「行情讓我們躺着賺了」。

美國方面,據日經亞洲引述Evercore ISI分析師透露,在美國常用於實驗室測試的長尾獼猴(long-tailed macaques)和恆河猴(rhesus monkeys)等,在疫情爆發前每隻價格約4,000至7,000美元,今年1月開始飆升到3.5萬至4萬美元,至4月更暴漲至5.5萬至6萬美元(約43萬至47萬港元)。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從中國進口逾2萬隻實驗猴,佔其進口總量60%,但2020年則大幅減少至3,723隻,當時中國指是因為考慮到冠狀病毒傳播而停止出口猴子。

不過,有分析指中美關係惡化,才是中國限制實驗猴出口到美國的主因,而中國正在大力投資醫療和製藥領域,以希望掌握主導權。因此,中國不太可能在今年恢復出口實驗猴,若美國藥廠無法獲得新來源,最快6月底就可能出現新藥開發計劃延遲的跡象。

美國難尋取代中國進口地

美國當務之急要是尋找取代中國的進口地,但短期內恐怕並不容易,因新藥開發使用的猴子必須在繁殖基地進行嚴格監控,野生猴子可能帶有疾病,不能直接用在臨床試驗。另外,常用於實驗的長尾獼猴從繁育、成長至可以用於實驗的所需時間長達近4年,進一步加劇「有價無市」的現象。

事實上,自中國停止出口後,美國一度轉向柬埔寨尋求實驗猴來源,但當地卻被爆出以「圈養研究」名義、對美國出口野生長尾獼猴的醜聞,此後美國俟禁止從柬埔寨進口實驗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