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能私家咪】李德能:體育電視走向碎片
終於要跟有線電視說再見,應該是後會無期了。香港的收費電視史剛滿30年,收費台由高峰時的四家減到一家,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興到衰,都由不得你。
上周六,德甲煞科,關係到拜仁跟多蒙特爭冠軍,球迷興緻勃勃,不少鄰近國家都開足頻道,同步直播,但香港電視,甚麼都沒有。NBA季後賽,如常地扣人心弦,鄰近國家地區天天在直播,有幾多,播幾多。而在香港,一直到東、西岸決賽,都繼續每周一場,塞爾特人令人難以致信的第六場反勝,直播了,但決勝的第七場,又欠奉,因為是星期一。
在未有收費體育台的年代,可以看到世界田徑錦標賽、世界體操錦標賽,今時今日,反而沒有了。曾幾何時,香港的體育電視在亞洲屬於一線,日本和南韓之外,香港很有地位,無綫電視曾經是亞太廣播聯盟 (Asia-Pacific Broadcasting Union) 的代表,為全部會員國製作奧運和亞運精華節目,到今時今日,香港人連明年能否看到巴黎奧運,都是望天打卦。
可以怪責誰嗎?不可以,因為大環境變了,世事一變,就難回頭。高峰的幾年,香港可以看到的足球直播,每年超過1700場,今天,餘下不及一半了。香港仍然有收費台、免費台、官台、網台,收費台還算完備,但其實都在悄悄地減磅,其餘的平台是你有一丁,我有一點,零零碎碎,看不到一個格局。
有網友提我,失去德甲,因為對方叫價獅子開大口,我不在業內,沒有確實資料,但相信雖不中亦不遠。香港都負擔不來,何以在足球不特別流行的台灣,可以有英超、意甲、西甲、歐聯,每月各台直播超過一百場賽事呢?還有本土的企甲聯賽和木蘭女子聯賽都有直播。NBA和棒球比足球受歡迎,更不在話下了。
一位台灣的足球評述行家告訴我,直播多,並不因為台灣人特別愛看體育,只因版權費便宜。
或者,就是錯在香港電視業早年太發達,無綫、亞視打崩頭,所以老早就將版權費推到天高,在好景的日子,貴買貴賣,還可以,一旦市場環境變差,條數就無法計了,版權擁有人見慣香港是隻肥羊,誰願意平賣?香港只是個小市場,反正「少你唔少」。
香港的電視競爭,總愛用割喉方式,要獨家,連新聞片都封殺,總之有你無我,結果對手沒有被打跨,自己卻內傷了,得益的是賣家。台灣人看棒球,看NBA,看本土職籃,都不限於一個台,大家一起做,大家都生存,用節目水準來競爭,總比用本傷人來得健康。
難以回頭的還有過了火的製作模式。380場英超全部直播,真有需要嗎?有觀眾會因為少了100場直播就不願意付費嗎?或者,大家都心裡有數。事實上,每年1700多場足球直播,的確沒必要。只不過,做開了,就難以縮減。成本過重,有部份可能是不必要的。
當然,IT發達,令年輕一代改變了生活模式,出現了串流平台的強力競爭,以至非授權的轉播等等,都對傳統電視帶來不利,明白的。不過,切合本土人口味、講粵語、有自身特色的製作,應該還不至於「無掟企」。不過,想見到版權費回落,就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