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能私家咪】李德能:女足半世紀 下世紀又會如何?

香港女子足球開山祖師「阿姐」陳瑤琴慶祝百齡高壽,同日,香港女足0-5敗於泰國。還記得我的「講波」生涯,第一場是86年在旺角場舉行的女子亞洲盃決賽,自此,對女子足球或多或少是多了一點關心。

信不信由你,香港女足其實是亞洲先行者,1974年派隊訪問台灣,促成了台灣組建木蘭女子隊,香港4度主辦亞洲盃,至今還是一項紀錄。同一年代,在世界的另一端,德國和英國原來一直禁止女孩子踢足球,英國足總認為 “the game of football is quite unsuitable for females and ought not to be encouraged.”到70年和71年女足才在兩個國家解禁。

香港女足其實是亞洲先行者
香港女足其實是亞洲先行者

半世紀過去,女子足球經歷了華麗變身,香港女足在「阿姐」開山的年代,是艱苦而簡陋的,到世界起步,香港自然就落後了。2012年,女足併入香港足總,才開始從後向世界追趕。

星期日到青衣看女足對泰國,我感受很深,先是見到年輕的青少隊球員都在場內幫忙,小女孩足球隊在看台觀戰,韋婉婷亦在席上。香港女子足球圈其實一向比較融洽,「阿姐」壽宴,早年的女子足球員依然是敬意滿滿的。

不過,見香港隊的比賽,又不能不慨歎,我們跟世界的距離可能又拉遠了。港隊球員全部敢拼敢打,傾盡全力,我沒有挑剔,沒有怪責,啦啦隊在觀眾席上的支持打氣,更加令我高興。

過去幾星期,女子世界盃讓我們見到,女子足球在技、戰術方面的質素以至在全世界範圍的發展是多麼意想不到。亞洲顯然是落後了,只有日本能夠做到與時並進,所以仍然能夠隱站世界前列,我們見到日本女足的「高效率」有多關鍵,快速反攻加上精準的「劏肚」式直線傳送有多重要。

日本女足
日本女足 (Eurasia Sport Images via Getty Images)

這年代的泰國女足算不上亞洲一線,但都做到高效率反擊,5球的差距,我認為「效率」就是根源。當我們還在考慮陣式和打法的時候,不要忘記,「個人能力」才是基本的要求,如何改善速度、彈跳力、對抗能力、腰馬力、腳力等等,此時此刻,至為重要。

今屆女足世界盃,我們見到身體對抗性大幅提高,受傷治理的畫面更常出現,守門員從身型到撲接出迎等技術進步得太厲害了。接著半個世紀,女子足球將更接近男足,將更快,更加體力化。

我沒有錦囊妙計,但可以預見,未能對症下藥的話,香港只會落後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