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個低技術工種下周接受輸入外勞申請 僱主無理拒聘港人一年內不得再申請

【Now新聞台】勞工處下周一推行為期兩年的「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容許26個低技術工種輸入外勞,當局目標三個月內完成審批。

本港不少行業都缺人,原本不可以輸入外勞的26個工種,包括髮型師、售貨員、侍應、銀行櫃檯員等,僱主下周一起可透過「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申請輸入外勞,為期兩年。而這批外勞的月薪不可低於行業工資中位數。以中式酒樓侍應為例,月薪中位數是13,220元。銀行櫃檯員17,500元、售貨員13,000多元。

僱主提出輸入外勞申請後,需進行四星期本地公開招聘。在這段期間,勞工處會把空缺詳情發送給勞顧會委員及相關職工會,讓他們轉介本地求職者。

勞工處指如果發現僱主無誠意優先聘用或培訓本地工人,申請通常不會獲批准,而僱主無合理理由拒絕聘用在本地公開招聘的求職者,勞工處會終止有關申請。有關僱主一年內,亦不得參與計劃。

勞顧會僱員代表譚金蓮:「某程度上是較之前嚴格,有一個把關的作用,以往有很多申請,就是工作收入及工作內容不相稱,例如要求內容,人工是一個助理,但實際又要求要懂英語,又要有大學畢業,有多少年經驗,這是主任級的要求,以前見過有這些招聘資訊,但都獲批。」

勞工處指會採用表列形式向勞顧會提交每宗申請的建議重點,不再用個案撮要;又指會致力在三個月內完成,通過甄別的申請。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