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故事 —— 渣打香港馬拉松專訪】「地盤佬」的跑步日誌 時間管理練就「Sub 3」跑手

【體路專訪】每日早上定時上班,下班後回家享天倫之樂,是不少香港「打工仔」的生活寫照。不過有些人為了興趣,在勞碌生活中仍想堅持自己所喜愛的事。在地盤工作的楊文俊育有兩子,他和太太都不希望婚後育兒生活就只有孩子,因此與太太決定各自投入一項運動,選擇跑步的他一跑就是十年,今年初的渣馬更成功「Sub 3」。如何在工作、家庭與跑步中取得平衡是楊文俊每日的課題,這個「地盤佬」的跑步日誌,其實是一課又一課的時間管理學。

我們一般人認知的地盤工作離不開勞力,過去日子楊文俊每日朝早8時前回到工地預備整天的工序,在日曬雨淋下施工,直至夕陽西下才拖著疲累身軀回家,與太太及小孩共渡愉快的晚上。不過10年前細仔出世,令楊文俊一改想法,「我與太太都不想將所有心神只專注在小朋友身上,他們始終會長大會入大學,開始獨立就會逐漸離開我們,我和太太都不想到那時候才發現迷失自我,所以決定跟她各自投入一項運動,我選了跑步,太太則做瑜珈。」雖然嘴裡說不想因小孩迷失自我,但其實這位父親很重視兩個愛兒,「我下班後會回家煮飯,煮飯後才出去訓練,未必跟他們共進晚餐。小朋友有時會不開心,但投訴同時都體諒我。」

人生唯一感興趣又能取得成功感的就是跑步。

每日在工地勞碌近10小時,體力幾乎都因工作而消耗得一乾二淨,但仍在工餘時間跑上10餘公里,這樣的生活能說不辛苦嗎?「其實辛苦,一整日都在工作,第二天還要早起上班,所以每次出門跑步都要很堅持,踏出門當下就知自己有多熱愛跑步。」有時為了跑步,楊爸爸會早上4時多出門訓練,及後再到工地上班;又或是晚上待家人都睡了,夜闌人靜時才抵禦睡意出門跑步。楊文俊對於跑步的熱愛程度,甚至是即使因工受傷,第一時間想起的就只有跑步,「有一次遇到很輕微的工業意外,少少受傷,第一時間是想『死!聽日咪冇得跑步?』而不是考慮傷口有多嚴重。」雖然受傷令楊文俊要休腳半個月,不過他卻因此提高安全意識,為了跑步決心好好保護雙腳。

(圖:受訪者提供)
(圖:受訪者提供)

聽起來楊文俊的生活好像有點自虐,在工作與家庭外還要加上跑步,但他樂在其中,因為跑步的「苦」能夠換來自我認同,「自己沒甚麼成就,但透過跑步可以得到一點成功感,雖然不是跑得很快,惟努力付出過後可以達到想要的成績,可以肯定自己。平日工作只為生存,未達到感興趣的程度,人生唯一感興趣又能取得成功感的就是跑步。」不單是為了自我滿足,作為兩孩之父的楊文俊更希望以身作則,以身教讓愛兒學懂堅持,「兩個小朋友都有做運動,所以自己有多辛苦都會不放棄,希望他們都學識做任何事都不要輕易放棄。」

楊文俊的堅持在今年換來成績,在今年2月的渣馬中,這位素人跑手以2小時58分39秒完成,首次踏入「Sub 3」之列兼成為「超級千金先生」,「7年前看到有跑友『Sub 3』,已經問自己40歲前會不會都做到,結果真的如願以償,衝線當下很感動,堅持7年真的做到!」從2014年初馬要逾5小時完成,羨慕著跑友3小時內完成,到這日自己成為「Sub 3」一份子,他坦言是千里馬遇上好伯樂,「5年前加入跑會,雖然當中有3年時間因疫情沒有渣馬賽事,但這段時間一直有『磨刀』,結果這次跑出好成績,絕對是一支強心針。」渣馬過後,楊文俊更進一步將自己的時間推前,上月的東京馬拉松,他以2小時50分完成,寫下個人最佳成績。

(圖:受訪者提供)
(圖:受訪者提供)

從去年4月開始備戰,花了足足10個月時間才由上一次的全馬「330」跑到今年渣馬的「Sub 3」,甚至在東馬達到「250」。當然楊文俊還有進步空間,但在繼續突破自己與家庭之間,他選擇了後者,「再投放更多時間可能真的可以達到『245』,但這5分鐘的進步可能要放棄很多陪伴家人的時間,始終陪小朋友的時間有限,為了自己的進步可能要犧牲小朋友很多個5分鐘。」工作、家庭、跑步,前者在香港生活難以放下,家庭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所以只好從跑步中騰出時間。不是完全不跑,只是對楊爸爸而言,維持現狀已經滿足,「有家庭很難不斷追逐時間,『Sub 3』對我已經很足夠,做人要知足。」

圖、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一步一故事 —— 渣打香港馬拉松專訪】「地盤佬」的跑步日誌 時間管理練就「Sub 3」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