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直擊】板仔于朗失落決賽席位 「驚住玩盡咗力」的亞運初體驗

【體路杭州直擊】杭州亞運首日正式賽事,滑板港隊今日(24日)先有于朗出戰男子公園(亦稱碗池)賽。曾在五年前全運會奪銅的他這次未能再創奇蹟,在兩輪比賽中獲32.28分只能敬陪末席。不過于朗坦言今次是首次在深達三米的碗池比賽,「驚住玩,不過我自問盡了力」,希望未來能見識更多高水平賽事及選手外,亦期望香港能有更多新一代接觸滑板。

滑板賽事在錢塘輪滑中心舉行。
滑板賽事在錢塘輪滑中心舉行。
于朗
于朗
永原悠路
永原悠路

滑板在上屆亞運首度成為正式項目,亦亮相兩年前的東京奧運。杭州亞運滑板項目繼續分成公園及街式賽,其中在今日上演的男、女子公園賽初賽,選手各分成兩組並有兩次機會盡做花式取分。早上先舉行的女子初賽最終只有一組,當中中華台北的11歲新星林逸凡成為晉級決賽的代表之一。

下午舉行的男子初賽就有11位運動員參加,港隊代表于朗被編在第二組最後一人出場。這名2017年天津全運銅牌得主在兩輪45秒的發揮中,明顯比其他對手較「保守」,較少採用飛躍及轉板動作。結果他在兩輪各獲32.28分及30.94分,以較高的前者在11名選手中排名最後,未能晉級前八名的決賽。日本的永原悠路就以81.80分力壓同鄉笹岡建介首名晉級,中華台北的10歲小將林柏羽以3.78分錯過決賽席位。

雖然最終敬陪未席,但于朗賽後未見太大失落,特別提到自己已經盡力而為:「我一向很少玩這麼大型的碗池,可說是第一次接觸這個高度、這個面積,相比其他對手幾乎日日都練類似的池,我自問已經盡力,懂做的都做了,無令自己受傷已經okay!」香港現存不少滑板場,包括荔枝角公園的極限運動場,但相比錢塘輪滑中心的3米深碗池亦可謂小巫見大巫。于朗亦指香港的場地難以與國內或海外的場地相提並論,但礙於自己少有時間出外訓練,只能在較矮的場地練習,形容「今日玩這些都要驚住玩。」

不過無論如何,于朗亦終於完成個人首個亞運會,不諱言感到開心榮幸,昨晚出席開幕禮被觀眾震撼之餘,今日亦因對手水平感到驚訝:「在香港不會見到滑板仔一飛就飛到太陽傘般高,而且他們也很友善,即使我玩得不夠好亦會為我完成落地動作而開心,不會話『你咁渣㗎』。這次之後,我想出來見識更多。」上屆因斷韌帶而錯過,到今屆終能亮相,于朗形容這次經歷十分奇妙,更希望未來有更多新一代參與滑板,甚至能像中華台北或韓國般有年僅10、11歲的代表出賽,「我做不到的,都想下一代能做到。」他寄語新一代可更多用護具練習,能減少受傷之餘亦能更快得到進步。

于朗在碗池賽初賽止步後,滑板港隊仍有李嘉龍、陸俊彥及呂伊婷出戰星期二(26日)的男、女子街式初賽。

10歲的中華台北代表林柏羽
10歲的中華台北代表林柏羽
港隊另外兩名代表陸俊彥(左一)及李嘉龍(右一)鼓勵林柏羽,三人中間的是11歲新星林逸凡。
港隊另外兩名代表陸俊彥(左一)及李嘉龍(右一)鼓勵林柏羽,三人中間的是11歲新星林逸凡。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杭州亞運・直擊】板仔于朗失落決賽席位 「驚住玩盡咗力」的亞運初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