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專訪|伍泰龍鐵人體力+意志力克服難關 提早4年到來的奧運夢

【體路專訪】今年5月尾聲,巴黎奧運三項鐵人項目積分期正式畫上句號,24歲港將伍泰龍(Jason)成為歷來第4位代表香港出征奧運的三項鐵人運動員,然而這位的衝奧之旅可謂一波三折,先後在訓練時經歷交通意外、比賽時單車 「爆胎」等意外,但他憑鐵人般的體力和意志力,成功克服種種挫折在奧運資格爭奪戰中脫穎而出,迎接比自己預期中早4年來到的奧運會。

上月在扣除前3名憑世界排名出線的日本選手後,伍泰龍以亞洲區第1名身份搶下巴黎奧運的入場券,然而在這之前,伍泰龍這名字對香港人來說或許帶點陌生。「『伍泰龍』這個名字是外公給我起的,雖然我不太清楚箇中意思,但由小到大偶爾都會被身邊的人都會嘲笑:『嘩!你的名字很似史泰龍!』,但我其實不太認識他,哈哈!」雖然天生一副外國人面孔,Jason卻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他的爸爸是美國人,媽媽則是香港人,這令他能操一口流利英語外也略曉廣東話,即使用粵語對答也不成問題。

圖:體路資料庫
圖:體路資料庫

從足球踢到越野賽再踏上三鐵路

Jason中學時代仍然是一位足球員,但一個越野學界賽成為他運動生涯的轉捩點:「我以前在球場上司職右後衛,更是(英超球隊)曼聯擁躉。直至有一次校內越野隊不夠隊員參加學界賽,負責老師因而找我代表學校出戰。剛好我又在比賽中造出不錯的成績,被教練看到我在這方面的潛能並邀請我參與訓練,令我慢慢開始轉跑道。」他不久後便遇到恩師兼現任港隊主教練韋安祖(Andrew Wright),在後者引薦下正式踏足三項鐵人領域,並在2016年加入港隊。

從足球員轉型成為三鐵運動員,再到踏上五環舞台,Jason承認以上發生的一切皆是自己幼時不敢想象的事情:「我開始玩運動的時候,根本沒有以奧運為目標,每個比賽都只是希望發揮到自己百分百的表現,爭取最好的成績。至於要說從何時開始感覺到自己有能力爭奪奧運入場券,我認為大概是2022年尾吧。」新冠疫情期間,大部份的國際三鐵賽事停擺,港隊因此只能困在本地訓練,Jason亦一直苦無與海外選手較量的機會,未能得知自己實力進步的幅度:「當2022年左右比賽逐漸復常,我和教練才發現自己的成績比預期中更好。我本來是將目標放在出戰2028(洛杉磯)奧運,但當2022年尾發現自己世界排名的分數也與前列亞洲運動員相差不遠,不禁心想:也許……2024年都有機會(出戰奧運)?」

Jason最終決定放手一搏,並在巴黎奧運前夕求仁得仁,比自己預期早4年取得這張不少運動員一生夢寐以求的奧運入場券,惟他的衝奧之路其實並非一帆風順,甚至可謂是一波三折。Jason先在今年2月於沙頭角公路練習時遭巴士撞傷並跌出車外連續翻滾數米;他在3月主場出戰三鐵世界盃香港站,其單車後輪在比賽途中「爆胎」,令Jason僅以55位完成賽事,先去爭奧資格先機。這位港隊代表坦言屢遭不幸帶來的挫敗感確實十分強烈:「發生這些事,特別是在主場『爆胎』的那次世界盃,我當下都幾傷心。其實在2023年尾的最後一場賽事,我都已經經歷過一次『爆胎』,所以當同樣事件再發生,而且是在主場,真的……」話說至此,Jason不禁聳一聳肩表示無奈。

如果你改變不了的事情,就不要想太多…

三鐵運動員之所以被稱為「鐵人」,皆因他們需要精通游泳、單車、跑步三項運動之餘,同時具備鐵人般的體能及意志力方能完成賽事,令Jason即使受挫也能屢次再新站起:「每次我都會對自己說『如果你改變不了的事情,就不要想太多』,因為這些事情已經發生了,與其繼續沮喪,倒不如振作起來,爭取接下來的比賽再做得更好。」Jason也正如其言,在之後世界盃香港站「爆胎」後重新振作,其後在德興、廿日市等地的比賽分別取得第4及第6名,為他鎖定奧運資格奠定基礎,最終在5月尾力壓哈薩克的貝森巴耶夫(Ayan Beisenbayev)趕上前往巴黎的尾班車。

圖:體路資料庫
圖:體路資料庫

「取得奧運資格,要感謝的人很多,但最想多謝的必定是我媽媽。」當Jason在3月的世界盃香港站失利時,賽後一度傷感拭淚,當時有一位女士立刻上前安慰並給予他擁抱,那人正是Jason媽媽。「從我2016年加入港隊,媽媽就一直支持我,每天駕車接送我來回家中、學校、體院,從我中學到現在,這麼多年風雨不改;到我投身全職運動員時,要搬入體院住宿,媽媽也十分支持我這個決定。所以能夠有今天的我,不得不感謝她的支持。」Jason言談間不時望向身旁的母親,眼神中盡是對這位「最強後盾」的感激。

圖:體路資料庫
圖:體路資料庫

除了母親在背後默默堅持,Jason認為創出好成績的第一步是要先享受這項運動帶來的樂趣,才可以克服艱苦的訓練和比賽:「三項鐵人運動員體能要求十分高,因此你必須對它產生熱誠,才能夠有足夠動力堅持下去。」他提及平日因為要專注高強度練習,所以在空餘時間他會『躺平』放鬆,確保自己有足夠休息應付及後的訓練:「不用練習的時候,我會喜歡躺在床上睡覺、看看書、看Netflix或者YouTube,同時也會喝很多很多水,幫助我的身體能夠從勞累的訓練中恢復。」

排除萬難下首次踏上奧運班車,Jason談巴黎奧運的目標:「我會覺得進入奧運是一個榮幸。為了它,我每一天的練習、每一次的比賽都在盡全力。至於目標……我猜應該就不會定了,畢竟盡了全力就好,不想為自己添加不必要的壓力。」

文:李科毅
圖:Brian Ching

【矚•動•奧運】

紅色,是熱情、衝動、亢奮、危險⋯⋯但在運動場上,紅色原來有另一層意義。近年有研究顯示,不論在拳擊和跆拳道的對決,抑或是足球比賽當中,穿紅色護具、衣服的一方總會得到些優勢。 據說這是因為紅色令人感覺強勢與自信,身體自然開行馬力應賽。奧運是每個運動員的終極夢想,日夜操練就是為了以最「火熱」的狀態站上五環舞台,這就是我們今次展覽選用紅色為主調的原因。我們期望透過相片把大眾引入不同的運動領域,跟運動員一起凝神貫注今屆奧運。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邀請資深體育攝影師程詩詠(Brian)拍攝多位奧運運動員,同時有四名年青攝影師劉嘉承(Calum)、陳曉峯(Jason)、李玥(Yuet)及梁諾彤(Emil)為不同年青運動員操刀,以光與影呈現運動員在賽場以外的另一面,細說運動夢想和目標。

「矚.動.奧運Eye on the Olympics」運動員相片巡迴展覽
日期:6月14日至8月16日
地點:坑口東港城(61419日)、九龍灣MegaBox62471日)、荃灣如心廣場(624711日)、觀塘裕民坊(7310日)、大角咀奧海城(71122日)、荃灣D·PARK722816日)、馬鞍山新港城中心(72630日)、將軍澳新都城中心三期(8711日)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奧運・專訪|伍泰龍鐵人體力+意志力克服難關 提早4年到來的奧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