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翠怡當選亞洲殘奧會最佳女運動員 「痛並快樂著」追求完美一劍

亞洲殘疾人奧委會於2月5日至6日在阿聯酋杜拜舉行第五屆會員大會,席間頒授獎項予傑出運動員及在殘疾人運動發展有卓越成就的人士,其中香港輪椅劍擊運動員余翠怡(左)及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總幹事林俊英(右)分別榮獲「最佳女運動員」及「榮譽獎章」(相片來源: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體路專訊】新一年,港產「輪椅劍后」更上一層樓,憑著去年在印尼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中奪得5面獎牌的佳績,香港輪椅劍擊運動員余翠怡獲選為亞洲殘疾人獎項中的最佳女子運動員!再次衝出香港領獎後,這項生涯最具份量的獎項推動余翠怡繼續往前走,在不完美的歲月中追求完美一劍,盼在2020年東京奧運打出另一高峰。

翠怡11歲時患上骨癌,接受手術及化療後仍因傷口發炎而需要切除左腳膝蓋至大腿,並以小腿接駁上去取代大腿位置。不過失去一隻左腳,卻沒有讓翠怡的人生失去色彩,她找到讓自己全情投入的運動——輪椅劍擊,一劍又一劍刻畫屬於自己的故事。執劍接近20年,余翠怡贏過大大小小的比賽,獎牌櫃中擺放形形式式的獎牌,單是4屆殘疾人奧運會就累積了7金3銀1銅,而2018年亦是翠怡豐收的一年,這位印尼亞殘運開幕禮港隊持旗手在整項賽事中豪取1金2銀2銅,以5面獎牌成為港隊「獎牌王」。除了出色的成績外,翠怡亦先後成為國際輪椅劍擊運動員委員會主席及國際殘奧委會教育委員會委員,其成績及貢獻最終被亞洲殘疾奧委會肯定,獲頒亞洲殘疾人獎項(Asian Paralympic Awards)中的最佳女子運動員。

對於今次能夠脫穎而出奪獎,翠怡直言驚喜:「知道自己被提名時並未想過會當選,始終在亞殘運中有不同項目,部份運動員比我贏得更多獎牌,因此獲通知當選時感到好驚喜!」打劍生涯獲獎無數,但這次得獎對翠怡而言仍別具意義:「這個獎項是自己繼十多年前獲得國際殘奧委會最佳新人獎後,第二次衝出香港,感覺除了更加隆重,也讓人認識到香港運動員也很厲害。」

榮譽背後,是快樂也是痛

頒獎台上,大家看見翠怡風光的一面,頒獎台下,翠怡接受記者訪問時亦正能量「爆燈」,但在許多默默耕耘的日與夜,「輪椅劍后」也有疲倦的時候,放棄的念頭也會偶爾閃過。「我都只是一個人,不會每天都充滿正能量,總會有想過偷懶、放棄的時候,只是最終沒有實行罷了。我想,對勝利的渴求是讓自己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

那麼,選擇堅持、繼續在這個領域上打拚,翠怡追求的又是甚麼?「贏囉!贏是沒有止境的,獲得獎項是每個運動員所嚮往的事。」答案簡單直接,是好勝心、成功感,卻絲毫沒有半點驕傲,因為那是捱過辛苦得來的成果。「訓練其實好痛苦,初學時進步好快,但當來到這個年紀(即將踏入35歲)及資歷,要追求進步很困難,痛苦正正在於如何堅持下去。矛盾就是,既是感到痛苦,但又知道應該是要痛苦,但在家中洗澡痛得連舉起手洗頭都不願意時,卻又好享受這種辛苦……」痛並快樂著,那份快樂,除了因為榮譽,也因為那份痛換來了成果。

不完美中追求完美

翠怡打劍多年,有一位惺惺相惜的對手——匈牙利運動員Zsuzsanna Krajnyak,正是她學習的對象:「她年紀比我更大,但在場上仍然有拚勁及熱情。有時候我們打比賽會缺乏狀態,比分被拉開時會想放棄,但她從來都不會,在40歲這個年紀不只是技術在高層次,而是心態在另一個層次。」她說,有過想放棄的心態實屬正常,提醒自己既要接受,同時亦要尋求改善:「我想,如果你只要求自己作一個完美的人,大概不會捱得太久,反而應該是在不完美的歲月中追求完美化,才能不斷進步而走得更遠。」

追求勝利很實際,但過程卻帶點虛幻,翠怡指簡單而言之是戰術上的變化:「技術是有限,戰術卻是無限,動作只有這麼多,但配合、時機及速度等卻是無止境的追求。」戰術要豐富,思路卻是簡單,翠怡說有時需要擺脫經驗及思緒的複雜,用一個回歸基本步的「小學雞」心態打出高水平運動員的技術,免得鑽入牛角尖,也是另一種學習。

求進過程,翠怡已放眼在2020年的東京殘奧運,昔日一同征戰的港隊隊友已陸續退役,被問到甚麼時候會退下來,翠怡說那是後話,至少這兩年「輪椅劍后」目標清晰:除了繼續以獎牌作目標、以自己的經驗去推廣輪椅劍擊,亦盼望繼續一劍一劍助香港隊綻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