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能私家咪】李德能:從香港隊到菁英盃

從香港隊到菁英盃
從香港隊到菁英盃 (Getty Images)

香港隊主場對新加坡,雖然沒有取得預期中的勝仗,但現場氣氛確實「好到爆炸」,見到球員和球迷展現出對香港的榮譽感,見到一批年輕新人漸趨成熟,都很令人高興,也令我再次執起放低了一段時間的「私家咪」,看香港隊奮戰,令我聯想到菁英盃。

偶爾會聽到球迷說,「菁英盃是票房毒藥」、「菁英盃只為湊夠比賽,多餘無意義」、「菁英盃製造好多例行公事」、「新人應該打青少年賽,夠料先打頂級波」,驟耳聽來,這些說法都不無道理,但菁英盃果真是一無是處嗎?

菁英盃的出現,的確是為了滿足亞洲足協的比賽數量要求,但不要忘記,多點比賽本來就有必要,少了菁英盃,每支港超隊一季只打20至24場比賽,加上菁英盃,都只是多打8至10場,總數都不過是28至34場,減去國際賽期,平均每星期都可能是一場波而矣,作為一個職業足球系統,實在算不上多,太少比賽的話,球員根本無法保持比賽狀態,遑論提升。如果取消菁英盃,多加一個淘汰制盃賽,只不過是重複銀牌和足總盃,既無新鮮感,比賽量亦不多。

從香港隊到菁英盃
從香港隊到菁英盃 (Getty Images)

如果足總盃加入甲組球隊角逐又如何?

今季在英冠橫掃的般尼,最近在足總盃半準決賽吞了曼城6隻光蛋,賽後領隊甘賓尼說:「球員都明白了,我們不是甚麼一哥,其實只是英超第21名的球隊。」足總盃接受越級挑戰,香港過去都試過,但不同級就是不同級。

至於例行公事,其實90場聯賽之中,例行公事更多,難道聯賽都是多餘無意義嗎?

菁英盃受輕視,叫座力又有限,都是事實,這個歷史未及10年的盃賽,對於整個球壇又有何意義呢? 下次再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