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跳高飛」跳入校園 甲寅年老師:希望同學學懂從失敗中嘗試的道理

【體路專題】隨著防疫措施放緩,賽馬會「齊跳高飛」跳繩計劃今年終於可以回歸校園,在校園進行實體跳繩課。經過為期兩個月的課程,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的趙錦林老師認為,同學在參與過程十分積極,並希望他們透過跳繩學懂從失敗中嘗試的道理。

經過近3年的疫情,「齊跳高飛」今年終於可以親身跳入校園,以面授課形式在校內推廣跳繩運動。在疫情後舉辦跳繩班,趙錦林坦言過程經過許多困難,猶幸同學們都積極參與:「好多同學都很開心,學校只得兩名體育老師,要籌組花式跳繩較困難,所以同學們都很投入參與這次跳繩班。」趙錦林希望同學學到跳繩技巧外,亦期望他們懂得不要輕易放棄:「跳繩的過程會不斷失敗,但只要經過反覆練習,最後都可以成功。」相比其他運動項目,趙錦林認為香港跳繩發展成熟,有多個世界冠軍級運動員,整體教練水平高,而且這項運動所需的空間及器材不多,因此他認為適合在香港的學校環境推廣。

在疫情期間,同學們大部分時間都透過網上授課,在體育課未能如常舉行下,令同學們運動的時間大減。教練沈曉晴認為同學在疫情後,體能及身體協調明顯比以往差,因此課堂的訓練量要稍作調整,動作講解亦要多加功夫,不過相比之下,她仍認為實體課成效較好:「Zoom始終隔著屏幕,同學未必能夠看清楚每個動作,教練都要花更多時間作講解。實體課可以走近一點,讓同學們看到手腳如何擺動,教學上較清晰。」作為跳繩教練,沈曉晴指學生很明顯會經歷到從失敗走向成功的過程,有助他們學懂面對挫折。

雖然甲寅年中學校內沒有花式跳繩隊,但不少同學過去都有跳繩經驗,其中中六的鄺曉朗自小學開始已經接觸跳繩,惟因中學未有發展該項目令他放下跳繩多年,這個課堂讓他有溫故知新的感覺:「跳繩是自己比較喜歡的運動,但已經多年沒有接觸,這次跳繩班的內容都是基本功,對我是溫故知新。」雖然這次課堂未必能為鄺曉朗帶來更多高難度花式動作,但他對這項運動的熱情仍有增無減:「花式跳繩除了很有型,過程中充滿節奏感,在跳的過程很舒服,可以放鬆身心,跟著音樂跳亦有種莫名奇妙的開心。」

另一參與同學潘暿安同樣有過跳繩經驗,這兩個月的課堂同樣令她能夠重拾這項運動:「剛升中學已經跟老師說想有跳繩隊,這次跳繩班讓自己重新愛上跳繩,畢竟太長時間沒參與這項運動,已經忘記了跳繩的感覺。課堂教的內容都較簡單,惟自己都要用一、兩堂時間重新熟悉跳繩,上完後發現自己真的很喜歡這項運動。」潘暿安認為跳繩會遇到很多困難的動作,每當能夠學到新的花式都會有成功感。

由中國香港跳繩總會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賽馬會「齊跳高飛」跳繩計劃於2019年啟動,計劃對象為全港中、小學生、家長、教練及公眾,並希望透過跳繩運動培育兒童及青少年對跳繩的認識和興趣、鍛鍊身體、建立自信及團隊精神,同時更鼓勵親子同樂。

圖、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齊跳高飛」跳入校園 甲寅年老師:希望同學學懂從失敗中嘗試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