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能私家咪】李德能:心態正面,仍需對症下藥

望穿秋水,終於再次見到香港球季正常展開,香港各級代表隊再次參與國際賽。這兩星期,有令人開心的一面,但亦見到令人擔憂的一面。

傑志對港會的高級組銀牌賽事,入場人數為1,505人。(圖片來源:足球總會)
傑志對港會的高級組銀牌賽事,入場人數為1,505人。(圖片來源:足球總會)

開心的一面

3年疫境,流失了部份當打球員,亦流失了一些有意願、有能力的年輕一輩,可幸頂級聯賽回復10隊角逐,仍然有足球球員願意繼續走足球路,以足球為業,甚至有點過剩,要轉投港會,或者港甲。

新球季,聯賽、盃賽齊齊開,首兩星期的整體上座率似乎令人有點喜出望外,開季頭10場比賽,5場錄得過千人入場,平均數亦達到1174。球迷「餓波」已久可能是原因之一,但最低限度還有不少人有「餓」的感覺。

本地波再次出現在免費電視,而且在兩個台直播,加上負責製作的東網平台,帶來香港足球從未有過的滲透度,連同按場收費,本地波的直播量同樣是前所未有。

10支港超球會,實行門票收益共享,象徵了大家更願意合作。這時這刻,香港足球的門票收入非常有限,仍然算不上甚麼重大利益,但這動作代表的團結性,對本地波形象的幫助,意義更大。

球迷十分期待香港隊的賽事。
球迷十分期待香港隊的賽事。(圖片來源:足球總會)

擔憂的一面

新球季有個不俗的開始,但面臨的問題亦可能比以往更顯著。香港的頂級賽事都「好好睇」嗎?作為一個忠實支持者,我都不能說「係呀!」。香港足球算幸運,一直有個不離不棄的社群,但職業足球真要向前再跨一步的話,比賽水準和可觀性才是關鍵。

香港球隊在亞洲球會級和代表隊級比賽的成績,正好是一面鏡,大港腳大敗於印度,小港腳大敗於越南和印尼,雖然支持者的心態都比較正面,鼓勵聲音比從前更響,包容程度亦很高,但連串戰果,無論如何都不應照單全收。

我們有足夠的球員,但沒有足夠的水準,儘管近年有點寸進,但周邊對手的進步要大得多,再不對症下藥的話,距離只會更遠。

港隊U20現出戰亞洲足協男子二十歲以下亞洲盃外圍賽的比賽。(圖片來源:足球總會)
港隊U20現出戰亞洲足協男子二十歲以下亞洲盃外圍賽的比賽。(圖片來源:足球總會)

要怎樣「落藥」?

在國際賽上,香港球隊經常被對手「壓住打」,連馬來西亞都令到港隊疲於奔命,根本問題在於體能,沒有足夠體能,就打不出速度,就支持不了作戰信心,遑論發揮技術了。各級球隊,首先要認真提升體能訓練,這方面,香港的專業水準並不落後,亦較少需要依賴球場,fitness training真要從速加強。

技術方面,香港球隊最弱的一環,我看是進攻的完成能力,直接說就是攻門,頭頂腳踢都頗不理想,香港球場嚴重不足,練得戰術,就練不到基本功,明白的。所以,個人能力這部份,球員自己要多點努力了,據說,碧咸的「七旋斬」功夫,就是得力於他每次收操後還自行練習兩百次。

制度上,我們由「青年聯賽」轉上「職業聯賽」的過渡,銜接得並不理想,增設青超聯無疑是積極的一著,常規比賽當然相當重要,不過,對質素的提升,作用仍然有限。在香港足球最蓬勃的日子,我們有個半職業的預備組聯賽,以致不少赫赫有名的球星如山度士、李健和等等,可以在二十歲之前就打出名堂。那些年,有條件、有意願的新一代,可以較早地貼近職業水準。港隊U20大敗於越南和印尼的比賽,可以清楚見到對方的實戰能力成熟得比我們早。

從前,脫胎換骨往往需要做大手術,但今時今日,微創技術日益發達,可以更好地針對要處理的部份,而不必「動全身」。香港足球,未必需要做翻天覆地的大變,但對準問題,對症下藥卻是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