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質疑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離地」 李家超: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 若只聚焦本地會失去國際性

34,351 次觀看
【Now新聞台】有議員在互動交流答問會上關注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離地」,舉例指本港是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資中心,但大多數業務都不是服務本地產業發展。李家超回應指,香港定位必然是國際金融中心,若只聚焦本地會失去國際性。 互動交流答問會其中一個主題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有議員關注絕大多數國際金融機構以本港為平台,但業務和本地沒太大關聯,例如本港成為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資中心,但流通資金未能服務本地產業。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洪雯:「我們經常說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資本流通平台、超級聯絡人,但我認為我們的國際金融中心是『離地』。會否考慮重新定義金融的價值,調整國際金融中心的定位?」李家超:「如果將國際金融中心的定位,如果只是聚焦培育本地,就會失去國際性。我認為香港之所以賴以成功,就是他的高度國際化,我只會令到香港更國際化,但是同時吸納所有資金,無論經過我們交易所亦好,經過我們另外渠道投資在香港其他企業都好,這些都是資金的來源。」亦有議員建議政府應加快發展低空經濟,在部分地方設試點試飛。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葛珮帆:「我建議在香港機場設立一地兩檢,等國際航班的旅客可以轉乘直升機,直接飛到大灣區城市的一些龍頭企業總部,這樣可大量縮短國際商務人員經香港到達大灣區目的地時間。」李家超:「安全問題不單止是跌,或比方說壓到人,例如在航道內,就算跌下來是慢,對於航道影響都是一些問題,所以我們內部研究,它涉及的部門很多,包括海事處、飛機航線、信號,因為任何無人機如果遠飛,一定要確保信號繼續收到,不能說若是飛到深圳,中間的信號是誰發出,所以這個是要有配套。」李家超又預告下周一將發表氫能發展策略,包括今年內推出氫能洗街車,亦會介紹氫能垃圾車、氫能有軌電車等的發展方向。#要聞
本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