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烏克蘭戰俘營 俄羅斯戰俘能與家人通話15分鐘 不對等待遇引發民眾抗議

17,367 次觀看
俄烏戰上一次交換戰俘已是2024年2月,烏克蘭定期向紅十字會、聯合國與媒體開放戰俘營,美聯社4月進入採訪,俄羅斯戰俘一天的作息、膳食等都受到嚴格規定,但表示有與家人通話,意義重大。但是,在俄羅斯的烏克蘭戰俘,卻沒有同等待遇,如今憤怒的烏克蘭家庭,要求當局取消俄國戰俘與親人通話的權利。 對烏克蘭戰俘來說,似乎一切與世隔絕,連寄信的機會都很罕見,通常只有回國後,親人才能夠得知戰俘的生活。父親被俘的烏克蘭人薩沃娃(Anastasiia Savova)坦言,她非常害怕忘記父親的聲音,而無法與家人聯繫,對戰俘與親屬而言,都構成了極大的壓力,透過一名回國的戰俘,她得知父親似乎健康不佳,令她憂心不已。 此前超過2.5萬名家屬連署,要求烏克蘭當局停止讓俄國戰俘聯絡家人,但烏當局4月底已予以駁回,表示這讓俄羅斯士兵了解,「投降不可怕」,如今家屬抗議聲浪越來越大。根據《日內瓦公約》,戰俘應每個月有兩次以信件和卡片的形式與家屬聯繫的權利,烏克蘭當局則允許通話15分鐘,希望獲得俄國回應。  
Yahoo國際通-全球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