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飛機.專訪】一張紙盛載飛行夢 余健樂睽違6年再度飛向世界賽

【體路專訪】千百年來所流傳的摺紙藝術,造就了文化的承傳,摺紙飛機也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時至今日,紙飛機除了是小玩意之外,亦可以發展至國際賽事。來自澳門的余健樂睽違6年重返3年一度Red Bull世界紙飛機大賽的花式飛行組别,他期望以獨一無二的姿態,再度在最高舞台延續自己的飛行夢。

余健樂
余健樂
紅牛, 紙飛機, 世界紙飛機大賽, 余健樂, 澳門
馬英(中)

現年25歲的阿樂任職機電工程行業,他在高中時期首次接觸澳門每年一度的紙飛機學界比賽,看著紙飛機逐隻揚長而去,燃起了他對飛翔的興趣,「學界比賽組别分為最長飛行時間及最長飛行距離,我記得那時的成績平平,但總算知道原來紙飛機都有專屬比賽。後來參加了澳門大學教授所舉辦的興趣班,與身邊的同學一起研究紙飛機,結果嘗試花式飛行之後便著迷了。」阿樂口中的同學正是馬英,2015年Red Bull世界賽「最長飛行時間」組別的亞軍得主,他稱馬英早在澳門學界賽已經嶄露頭角,亦在馬英的提議下開始嘗試花式飛行,可算是他的伯樂。

余健樂在2015年首次參加Red Bull世界紙飛機大賽。
余健樂在2015年首次參加Red Bull世界紙飛機大賽。

或許是從小鍾情於專研物理,學習紙飛機滯空、滑翔等原理,就像打開阿樂對物理領域的另一道大門。就著不同的飛行目的,紙飛機都有各式各樣的設計,因此掟紙飛機都蘊藏不少技巧。若要飛得夠遠的首要條件,不是靠蠻力,而是握住機身的重心位,一般而言是摺得最厚的位置,以保持飛行期間的穩定性。另外需要因應紙質和機身結構強度,決定投擲的力度,若紙質較軟或相對輕盈的機身,則能像擲飛鏢一樣將紙飛機推出去,有利機身保持滑翔。

阿樂所擅長的花式飛行賽需要參賽者設計1分鐘自由表演,根據創意、表現方式、觀賞性、飛行狀態評分。參賽者表演採用的所有紙飛機必須用紙製作,紙的材質、大小、加工技巧以及輔助用材料則不受限制。由於世界賽選手的飛行水準大多處於頂尖,因此爭勝關鍵則在於運用創意,例如將舞蹈或太極等元素糅合到表演中,加深評審的印象。研發獨一無二的花式飛行表演,亦為阿樂帶來不斷的滿足感:「可以運用簡單的科學原理,就可以做出林林總總的飛行花式,看上去好像超能力,因此我覺得很神奇。雖然在表演研發上有時會遇上瓶頸,但我喜歡為觀眾創造驚喜,上一次決賽我將較小的拍翼紙飛機收在盒內,營造出爆開那一刻好像有很多小鳥飛出來,就連作為世界紀錄保持者的評審也為此讚嘆,令我覺得好像完成了一項壯舉一樣。」為了準備今屆比賽,他特意學習魔術並嘗試加到表演,並期望打入三甲取得突破。

余健樂、馬英、何溢昌奪得2015年港澳區賽事冠軍。
余健樂、馬英、何溢昌奪得2015年港澳區賽事冠軍。

3年一度的Red Bull世界紙飛機大賽是最大型的世界級賽事之一,由紙飛機協會(PAA)與健力士世界紀錄制定規則,今年總決賽將於5月在奧地利薩爾斯堡舉行。2015年阿樂與大學同學馬英、何溢昌在港澳區初賽一舉贏得花式飛行、最長時間及最遠距離3個項目的冠軍,最後他個人贏得花式飛行決賽第5名,更加摘下世界賽最佳團隊的榮譽。今屆初賽則需要上載30秒內的短片至社交平台,最後他擊敗來自6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對手,成為首位取得花式飛行決賽入場券的選手,「幸好有位精於攝影的朋友協助,在影片中突顯出紙飛機的效果,成為今次晉級決賽的關鍵。原本亦計劃在澳門的名勝古蹟拍攝,但戶外氣流大大影響紙飛機的表現,因此要在幾日內另覓場地,帶來一定的考驗。」

相比起中學階段時,阿樂表示現在澳門學生的紙飛機更有進步,能夠擲出40米以上或滯空多於12秒的參賽者數量不少。他希望能繼續成為帶領者,在世界舞台為澳門帶來榮耀,再回澳加強推廣紙飛機文化。看似平平無奇的紙飛機,成為了阿樂盛載夢想的容器,也載著他逐步實現飛行夢。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紙飛機.專訪】一張紙盛載飛行夢 余健樂睽違6年再度飛向世界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