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Built not bought 爵士衝冠的真正意義

爵士沒有超級巨星坐鎮,一樣有力衝冠。
爵士沒有超級巨星坐鎮,一樣有力衝冠。

近年NBA興起組巨頭風潮,球星們不斷聯手以爭取夢寐以求的冠軍。然而爵士今季取得佳績,靠的卻是傳統的選秀、交易方式以建立球隊。在沒有超級巨星坐鎮之下衝冠,實踐出「Built not bought」的真諦,絕對值得每一名球迷支持。

自LeBron James在熱火與Dwyane Wade及Chris Bosh組成「三巨頭」奪冠後,NBA近年組團爭標似乎已成為了常態。此前有Kevin Durant投靠勇士,今季亦有球星紛紛加盟的籃網,看來組團已是贏取冠軍的一大捷徑,但未必獲得所有球迷的認同。

Donovan Mitchell(黃衫)
Donovan Mitchell(黃衫)
Royce O’Neale(右)
Royce O’Neale(右)
Rudy Gobert
Rudy Gobert

然而在一股組團風氣之下,爵士近年依靠傳統的選透、交易及培訓球員方式建立球隊,今季終於來到收成期,絕對是聯盟中的一道清泉。今季爵士的常規正選陣容當中,Donovan Mitchell、Royce O’Neale及Rudy Gobert均是由新秀年便一直開始效力球隊,加上近季引入Jordan Clarkson及Mike Conley得宜,令爵士成為聯盟中一支實而不華的球隊。

Jordan Clarkson
Jordan Clarkson
Mike Conley
Mike Conley

「Built not bought」是爵士球迷今季引以為傲的口號,在大力追捧球星的風氣下,聯盟未必渴望看到爵士這種欠星味的平民球隊取得冠軍,但球隊今季正正是為了反擊這種風氣而戰。以7連勝姿態結束3月份的賽事後,爵士的36勝11負戰績仍是聯盟中最佳,而球隊不論攻守效率均位列聯盟前3位(防守效率109.58排第3、進攻效率118.62排第3)。對上6隊均達到攻守效率前3位的球隊當中,有4隊最終取得總冠軍而回。

對於爵士來說,總冠軍或許仍是一個較遠大的目標,惟不論球隊最後今季的成績如何,他們以行動反擊組團風氣已值得球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