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舊邨研重建 僅華富邨跑出

【晴報專訊】房委會去年完成22個高齡屋邨的重建潛力研究,屋邨名單終曝光,包括北角模範邨、西環邨等,大部分在市區。但受制原區安置居民覓地難,有房委會委員指除華富邨外,可見未來難再落實重建。 在22個業權全屬房委會的高齡屋邨中,以石硤尾邨最多住戶,達二萬多人。研究指這些屋邨結構仍良好,惟30年後樓齡最高91年,保養費高昂,重建可重新規劃以符當時標準。文件亦指早年屋邨規劃時考慮人口密度,而非近年的地積比率或總樓面面積,故需再詳細檢測,現未確定樓面面積及發展潛力。 建議選地積比低屋邨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指出,華富邨重建計劃率先「跑出」,是由於附近五幅地可提供遷置,而其餘20條屋邨重建機會均等,但不代表可見未來可落實,主要取決於哪裏找到遷置居民的資源。 公屋聯會會長王坤認為,策略上應選擇地積比率較低的屋邨如模範邨、和樂邨重建,涉及住戶較少,安置難度相對亦較小。「今時今日科技,樓宇結構不會有問題,但是否要不惜工本去做呢?」他指華富邨維修開支比其他屋邨貴一倍,每年每個單位達三至六千元,認為重建計劃拖太久,維修開支日增會令社會蒙受損失。 他認為由於重建過程中,房屋供應並沒有增加,短期內無助改善短缺,故港府對屋邨重建採「拖字訣」,促請政府就十年內重建屋邨定時間表落實重建。 就已拆售商業設施予領匯的屋邨,房委會指業權與領匯並同擁有,需雙方檢討相關法例、地契等問題,以制定雙方接受的模式再推進重建。領匯回覆指,對重建計劃持開放態度,期望能夠兼顧社區各方面利益。 61年模範邨剛完成維修 在22條屋邨中,以模範邨樓齡最久,達61年。東區區議員鄭志成指該邨歷史猶久,相信當局會考慮重建,不過維修快完成,加上質素遠較其他舊樓為佳,料短期內不會落實重建。房署早於06年勘察指該邨樓宇結構均安全,更較預期理想,當時計劃用105萬元修葺,可保留至2021年或更久。華富邨方面,重建與附近五幅土地發展將提供約2.1萬個公營房屋單位,房委會需時三年為重建規劃、設計,不過人口在15年後始會大增。 公屋入息限額倡調高 房署向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指,考慮到過去一年私樓租金升及工資指數上升,建議調整申請公屋資格。新建議下,單身申請人入息由8,800元增至9,670元,資產限額由21.2萬元增至22.1萬元;二人家庭入息限額由13,750元增至14,970元,資產限額由28.6萬元增至29.9萬元;四人家庭入息限額由22,140元增至23,910元,資產限額由43.6萬元增至45.5萬元。 有議員關注調整後,領取最低工資的二人家庭,入息已超出14,970元上限,不能申請公屋,令基層家庭反得不到公屋福利。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說,今次建議的入息限額加幅,已比最低工資增長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