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上季經調整多賺39%遠勝預期 結構變毛利率升 收入高質量增長

騰訊上季經調整多賺39%遠勝預期 結構變毛利率升 收入高質量增長

受惠於利潤率顯著提升,騰訊(0700.HK)第三季經調整盈利錄得44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39%,遠勝預估的400億元,毛利率較去年同期提高5.3個百分點,達到49.5%,收入則增長一成至1546億元,大致符合預期。集團管理層在業績會多次提及「高質量收入增長模式」,通過收入結構轉變和成本管控,發揮經營槓桿效應。

該股昨日績前走高,全日漲4.8%,收市報322.6港元。截至今晨1時55分,騰訊ADR升5.1%,折合報334.15港元,較港收市高3.6%。

視頻號小遊戲支持盈利向上

值得留意的是,騰訊上季成本為781億元,佔總收入比例從去年同期的56%下降至51%,主要由於「結構上向高毛利率收入來源轉變」。

總裁劉熾平表示,今年以來集團盈利增長逐步加快,上季實現高質量的收入增長,未來兩大長期動力仍有望支持該增長模式。其一為收入結構轉變,一方面培育高毛利率的收入來源,如小遊戲平台服務費、微信視頻號廣告和帶貨技術服務費等,另一方面收縮娛樂直播等低毛利率業務。其二,集團需要持續提升運營效率,保持精簡的成本結構。

核心業務方面,騰訊上季本土遊戲收入按年增長5%至327億元,得益於新遊戲《命運方舟》和《無畏契約》,以及《王者榮耀》等長青遊戲收入增加。國際遊戲收入揚升14%至133億元,PUBG Mobile收入回升。

談及遊戲開發周期,首席戰略官James Mitchell指出,現時更適合把「最好的遊戲」推出市場,遊戲工作室亦有耐心投入更多時間和資源開發優質遊戲。對騰訊而言,即使沒有大型新遊戲推出,視頻號、小遊戲等依然能夠支撐盈利增長。

網絡廣告上季收入錄得257億元,按年多20%,增速較上一個季度放緩。騰訊解釋,主要因為電商廣告收入貢獻增加,但上季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較為弱勢,同時集團自去年第三季開始推動視頻號商業化,影響基數。

James Mitchell認為,未來有數項因素驅動廣告業務增長,包括流量增加、廣告加載率提升、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提高點擊率,以及微信的泛內循環廣告,宏觀經濟環境則非集團所能控制。針對流量,他舉例說,上季視頻號總播放量按年增長超過50%。

至於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上季收入漲16%,至520億元。當中,金融科技服務得益商業支付活動增加和理財服務收入增長,收入維持雙位數升幅。企業服務收入增速相比第二季加快,主要受惠前期雲服務業務結構優化,以及視頻號帶貨技術服務費增加。

估值偏低 回購最有利股東

此外,騰訊上季斥資153億元回購約4752萬股股份。劉熾平提到,集團可靈活利用不同方式提升股東回報,包括股份回購、派發股息,以及實物分派投資組合公司股份等。鑑於現時中國互聯網企業的估值幾乎處於歷史低位,相信股份回購對於股東較為有利。

截至9月底,騰訊於上市投資公司(不包括附屬公司)權益的公允價值為4644億元,非上市投資的賬面價值為347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