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分拆遇阻兼馬雲減持 ADS瀉9% 負面消息夾擊 次季多賺19%乏驚喜

阿里分拆遇阻兼馬雲減持 ADS瀉9% 負面消息夾擊 次季多賺19%乏驚喜

阿里巴巴(9988.HK)今年3月底宣布重組,推動多項業務分拆上市,惟有關計劃正受阻。集團昨日表示,鑑於美國擴大先進計算晶片的出口限制,令前景存在不確定性,決定不再推進雲智能集團的完全分拆,而新零售業務盒馬的IPO計劃亦暫緩。同時,阿里財政年度第二季(7月至9月)業績並未帶來驚喜,經調整淨利潤按年升19%至402億元(人民幣.下同),收入增長9%至2248億元,大致符合預期。

另一方面,根據阿里向美國證交會(SEC)提交的文件,創辦人馬雲家族信託旗下JC Properties Limited和JSP Investment Limited,擬於11月21日分別出售500萬股阿里美國存託股票(ADS)股份,價值達8.7億美元。本報曾向阿里查詢,截稿前未獲回覆。

雲智能維持現狀 盒馬IPO暫緩

多重負面消息衝擊下,阿里ADS盤前插水逾8%,美股早段跌勢加劇至10%。截至今晨1時40分,ADS瀉9%,折合報77.15港元,低5%。

在9月接任阿里主席的蔡崇信於業績會提及,此前推動完全分拆雲智能集團,是期望通過「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方式,顯現該業務的價值,當時行業環境和業務運營可預測性更高,但現時情況已經生變。

分析員問及未來會否考慮重啟分拆上市,蔡崇信沒有正面回應。他表示,集團專注建立雲智能集團可持續增長模型,人工智能(AI)和相關基礎設施要求大量投資,冀透過提升營運,推動收入和盈利增長,從而體現該業務的價值。

國際政策影響算力晶片市場

阿里新任首席執行官吳泳銘認為,雲計算經歷兩個階段,以CPU(中央處理器)為核心的傳統市場,阿里雲擁有強勁的產品組合。面向未來,則是以GPU(圖形處理器)為核心的AI計算。然而,國際政策變化對中國市場造成影響,在可見的未來國內AI算力晶片市場預計會非常分散。

其他核心業務方面,淘天集團上季收入錄得977億元,按年增長4%,經調整EBITA(除息稅及攤銷前利潤)按年多3%至471億元。季內交易買家數和訂單量均錄得增長,88VIP會員數超過3000萬,實現按年雙位數增幅。

淘天收入增4% 買家訂單齊升

淘天集團首席執行官戴珊指出,在持續引入新商家、運營商品價格競爭力及進行內容建設帶動下,上季DAU(日活躍用戶)實現高速增長。相比上一季,財政年度第二季新增商家超過百萬。對於阿里媽媽與騰訊(00700)廣告深化合作,她稱尚處於非常初期的階段,影響暫較為有限。

國際數字商業是阿里上季增長最快的業務集團,收入按年升53%至245億元,經調整EBITA則虧損3.8億元,按年收縮一半。菜鳥同期收入揚升25%至228億元,經調整EBITA按年增長逾6倍,達到9.1億元。

蔡崇信又提到,上季度末集團的淨現金為630億美元,自由現金流在過去12個月達到270億美元,正處於為增長而投資的最佳財務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