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13年無修訂修葺工程費門檻 教育局:無接獲學校要求
【on.cc東網專訊】審計署審計報告早前發現,教育局至少13年未有檢視和修訂學校制定的修葺工程費用門檻,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今日(23日)就資助學校校舍的保養和改善工作事項,進行公開聆訊。有議員表示中小學及特殊學校的經常性撥款不同,關注能否調高門檻,讓學校承擔更多行政工作。教育局表示,目前未有收到有學校提出想提高費用門檻,但會持續檢視有關門檻。
全港共有844所資助學校,小學、特殊學校及中學可分別就每個費用達3,000港元或以上,以及8,000港元或以上的修葺分項,向教育局提交大規模修葺工程和緊急修葺工程申請,以進行所需工程。議員簡慧敏表示,中、小學和特殊學校的規模、人手配置,以及經常性撥款均大有不同,在現有門檻之下的修葺工程,卻不能申請額外「非經常開支津貼」,因此學校需於「日常經常性開支」預留一部分費用,以用作維修工程,認為可調高門檻,讓學校能承擔更多行政工作。議員龍漢標另關有否學校提出,希望局方檢視門檻。
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李美嫦回覆指,目前未有收到有學校提出想提高費用門檻,但會按照實際需要持續檢視,並審視現時經常性撥款的金額、申請大規模維修和緊急維修的經常性項目開支,以及工程價格變動。她續強調,設置門檻目的,是希望學校能靈活運用資助,進行簡單快捷的維修;如果修改門檻,將考慮一籃子因素,包括查看學校高於或低於成本門檻的工程項目數目。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