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馬會青少年記者培訓計劃】借鏡導師經驗 JSR課堂上實踐所學

李漢源認為傳統媒體和體育產業要因應時代變遷而轉型,才能夠保持競爭力和吸引更多觀眾。
李漢源認為傳統媒體和體育產業要因應時代變遷而轉型,才能夠保持競爭力和吸引更多觀眾。

【體路專訊】電視台資深體育節目製作人李漢源講述籌組大型體育節目時的各項準備,遇到難題時如何見招折招。他又分享籌劃節目內容和拍攝流程時,應從觀眾興趣和需求出發,從而製作出更精彩的作品。

香港遊艇會公共關係經理林綺淇(Janice) 即場與學員「腦震盪」,討論如何推廣帆船、賽艇及划槳等小眾運動。她認為:「向大眾宣傳一定要目標清晰,並配合適當的媒體及傳訊方式。」

Janice認為:「公關和記者的關係好像跳Cha-Cha,一來一回,互相配合。」
Janice認為:「公關和記者的關係好像跳Cha-Cha,一來一回,互相配合。」
全體學員分組跳舞,輕鬆地體驗溝通和交流的重要。
全體學員分組跳舞,輕鬆地體驗溝通和交流的重要。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項目經理劉誠君就向學員介紹專為視障人士而設的賽馬會「開聲體」體育口述影像服務。視障朋友吳國賓:「體育口述影像的焦點放在實時戰況和比賽過程,口述影像員的聲音描述更讓我們感受到現場氣氛。」

為了加深視障朋友對體育的認識,劉誠君指口述影像服務涵蓋足球、籃球、網球等賽事。
為了加深視障朋友對體育的認識,劉誠君指口述影像服務涵蓋足球、籃球、網球等賽事。
張丕德(右)與李德能(左)即場示範賽事評述,流露拍檔間應有的默契。
張丕德(右)與李德能(左)即場示範賽事評述,流露拍檔間應有的默契。

網上直播和評述賽事是培訓計劃的焦點之一,學員在課堂上更即場練習評述。資深體育評述員李德能認為做現場直播時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了解賽事資料之餘,也要對賽場以外的資訊有好奇心,豐富評述內容。

有「籃球博士」之稱的張丕德認為評述賽事之前需要做好資訊篩選及時間管理。他又分享自己的習慣:「上班途中我會聆聽節拍強勁的音樂,有助保持頭腦清醒。」

學員分組練習體育評述,蔡婉彤(中)認為做評述員甚具挑戰。
學員分組練習體育評述,蔡婉彤(中)認為做評述員甚具挑戰。

歡迎瀏覽培訓計劃的Facebook專頁了解更多計劃活動,亦可從YouTube頻道欣賞歷屆學員的作品。

資料來源:香港賽馬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賽馬會青少年記者培訓計劃】借鏡導師經驗 JSR課堂上實踐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