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6成戶外工友曾現中暑徵狀 當中7成未獲通知暑熱警告生效
【on.cc東網專訊】炎夏時戶外工作潛在中暑風險,雖然勞工處已更新《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並生效逾3個月,惟有調查顯示,期間仍有超過6成戶外工友在工作期間,曾出現中暑徵狀,包括體力不支、氣喘、心跳加速等,當中過半人出現徵狀的頻率至少每周一次。負責調查的團體認為當局應針對各行業實際情況,重新制訂切合工人需要及實際可行的防中暑措施,並把中暑相關的熱疾病納入可補償的職業病。
綠色和平與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在上月首三星期,以問卷訪問了123名建造業及食環署外判清潔工人,接近全部工友(98.4%)同意或非常同意近年香港天氣愈來愈熱。調查發現,獲得休息時間的工友出現熱疾病症狀的數量較少、頻率較低,不過超過4成(43.1%)受訪工友表示,並沒有在工作暑熱警告期間獲得額外休息,其中超過7成半人(75.5%)表示,僱主從未通知他們有關警告生效的消息。
根據現行指引,僱主在工作暑熱警告下應安排一系列防中暑措施,但不少受訪工友指僱主無提供防曬手袖(76.4%)、闊邊防曬帽(56.1%)、便攜式風扇(52.8%)等,但有8成(80.5%)受訪工友指出,僱主有提供足夠飲用水。
團體指,氣候變化令工人承受的暑熱健康風險加劇,促請當局要針對各行業實際情況,重新制訂切合工人需要及實際可行的防中暑措施;長遠而言,當局需要增訂針對熱疾病的《職業安全及健康規例》,並將與中暑相關的熱疾病納入可補償職業病範圍內。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