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被控新盤佣金合謀定價
兩大地產龍頭代理涉合謀定價,制訂一手住宅交易的最低實收佣金,變相限制回佣幅度,令市民購入新盤時實際需要付出更多金錢。競爭事務委員會正式入稟競爭事務審裁處,向地產代理商美聯集團(1200.HK)及旗下美聯物業、香港置業(統稱美聯),以及公司5名人士展開法律程序。
申黃靜怡等5人撤董事資格
競委會指美聯與中原地產及利嘉閣地產(統稱中原)簽訂協議,要求前線代理在銷售一手物業時,必須收取最少2%實收佣金,構成合謀定價,違反競爭條例下的「第一行為守則」,要求審裁處裁定眾被告及公司違反《競爭條例》,頒令須繳交罰款,涉案高層要取消董事資格。由於中原已與競委會簽訂寬待協議,並提供資料及協助調查,因此獲不提起訴。
被入稟的5名美聯高層包括美聯集團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執行董事及授權代表黃靜怡;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及董事布少明;美聯物業董事(香港區)李頌賢;美聯物業營運總監(九龍及新界)張子存,以及香港置業行政總裁馬泰陽。
美聯昨日下午中途停牌,收市後發通告表示,集團高度重視事件,而且一向注重營運全面合規,會極力辯護其立場,保留在適當情況下對法律程序不同方面提出挑戰的權利。該公司稱,正就法律程序尋求法律意見,將密切監察及就事件進展評估法律程序對公司潛在影響,目前集團業務營運及財務狀況維持正常。公司股價停牌前報0.55元,急跌5.17%,股份於今日復牌。
與中原協議實收2%不利買家
競委會公布案情提到,去年10月至12月期間,美聯及中原的高層先後6度會面,商討改善營商環境及降低成本事宜,並於去年12月第六次會面時達成協議,雙方同意訂定在一手住宅物業交易中,收取最少2%的實收佣金,有關做法等同固定或限制了前線代理可向物業買家提供的最高佣金回贈(俗稱回佣)水平。由於回佣是影響買家在購買物業時,最終需支付多少金額的一個元素,因此競委會有合理因由相信,有關安排構成嚴重反競爭行為的合謀定價,及或交換左右競爭的敏感資料,違反《競爭條例》下的「第一行為守則」。
至於涉案的中原,由於向競委會申請寬待政策獲接納,沒有被競委會提告,但仍可能要展開後續訴訟。競委會要求審裁處宣布美聯及公司5名人士違反第一行為守則,下令向他們罰款及向美聯5名人士發出取消董事資格令。
競委會行政總監(行動)郭柏聰認為,美聯及中原在業界佔龍頭地位,合謀定價行為對行業造成嚴重衝擊,規定代理實收佣金變相限制買家的回佣水平,導致買家或需支付更高金額購入新盤。他解釋,透過打擊大型地產代理商之間的合謀定價行為,競委會希望帶出一個重要訊息,與其他貨品和服務一樣,物業交易同樣受競爭法規管,因此,住宅物業的價格,以及導致買家最終需支付多少金錢來置業的元素,都應該由市場主導,而非業界去操控。
地監局嚴肅跟進 優化指引
對於上述事件,地產代理監管局強調會嚴肅跟進,但現階段不便就已進入法律程序的事件作出評論。地監局再次提醒地產代理公司,應自行決定其所收取的佣金率、向其客戶提供的折扣、回贈及優惠;又或個別協商,而非採用或跟從行業內的所謂「劃一」與「標準」佣金率、甚至以任何形式集體訂定的佣金率。否則,他們有可能違反《競爭條例》下的「第一行為守則」。地監局會繼續與競委會保持聯繫,同時教育業界必須遵守《競爭條例》,會就業內有效及良好的競爭行為優化相關指引。
香港房地產協會副會長施家殷直言,因樓市低迷,復常較慢,有公司為防有人「做爛市」而規定佣金比率,這種做法對市民帶來損失,因為選擇少了。事實上,不論一手或二手住宅市場,不少潛在買家抱觀望態度,難以估計將來會否再出現規定佣金比率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