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首季GDP升2.7% 全年挑戰5.5% 旅業復常成動力 私人消費刺激大
政府周五(12日)公布,今年第一季實質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2.7%,數字與初值相同,與去年第四季按年下跌4.1%相比,有明顯改善;考慮到第一季的實際數字及各項因素,把全年GDP增長預測維持在《財政預算案》公布的3.5%至5.5%,並認為如果目前經濟復甦的動力持續,增長率料會靠近預測區間的上限。
受訪港旅遊業和本地需求強勁復甦帶動,香港首季GDP按年增長2.7%。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急升5.3%。政府經濟顧問梁永勝表示,疫後復常是對今年經濟較重要的因素,訪港旅遊業和本地需求將繼續擔當主要增長動力。
多間大行先後上調香港今年GDP增長預測,政府卻維持原來的估算,梁永勝解釋,其他私人機構上調預測,是因為他們年初時對香港經濟的看法不太樂觀,而政府當時已預期今年表現不錯,現在依然相信增速會介乎此預測區間,故毋須調整預測。
梁永勝續稱,今年首4個月訪港旅客人數恢復良好,單計4月,旅客數目已回到2018年平均的54%。
他認為,首季訪港旅遊業仍受制於接待能力和交通運輸的恢復,惟這些限制會逐步改善,訪港旅客人次應會進一步增加,在今年底回到以前的八九成亦「不出奇」。
毋懼美再加息 樓市趨平穩
首季私人消費開支按年實質急升13%,較預估增幅高0.5個百分點。梁永勝指出,疫後復常對消費的刺激作用大,因此對今年消費感到樂觀,而且勞工市場持續改善,政府派發消費券及舉辦「開心香港」一系列活動,將為私人消費提供額外支持。
樓市方面,首季有明顯回暖,季內樓價上揚5%,每月平均交易宗數增至約4600宗,與過去5年的均值相若;儘管早前壓抑的購買力逐漸消化,今年4月及5月樓市稍放緩,但依然較平穩。
梁永勝提到,今年息口尚存在不明朗因素,但因應經濟繼續復甦,相信樓市會保持平穩,甚至有少許好轉,暫時不太擔心會因為美國再加息而大跌。他又表示,美國過去10次加息,累計加幅已達500基點,相信加息周期已近尾聲,即使息差繼續擴闊,也不會構成嚴重問題。
政府對今年基本和整體消費物價通脹率的預測分別維持在2.5%及2.9%,與《財政預算案》公布的預測相同。梁永勝說,近期租金正在向上,其他本地成本壓力有可能隨經濟復甦而增加,即使通脹在今年餘下時間續升溫,仍大致保持溫和。
大新銀行經濟研究及投資策略部指出,暫時維持本港今年經濟增長3.6%的預測,本港經濟邁向復常,且今年初逐步恢復與內地通關,有助私人消費及投資需求進一步改善。
分析:外需不明朗添變數
該行亦提及,雖然香港出口在2月及3月跌幅明顯收窄,但內地4月進出口數據差過預期,反映本港的外需情況仍充滿變數。今年經濟增長的主要挑戰來自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疊加歐美銀行業「出事」,或加劇金融條件收緊,但相信主要央行緊縮貨幣政策接近尾聲,而內地經濟可望逐步復甦,將繼續推動本港經濟回穩。
高力香港研究部主管李婉茵謂,政府維持較早前全年實際經濟增長預測3.5%至5.5%,反映本港經濟逐步擺脫疫情影響,處於恢復階段;現時增長動力主要來自由旅遊及零售;由於酒店房間供應增速放緩,房價未來或愈發提升。
該行預測,核心區零售店舖年內租務回報按年增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