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隨人幣拗腰 僅挫105點保萬八 高盛唱好中資股 3個月看升一成
內地8月新增貸款勝預期,以及人民幣滙價大幅反彈,帶動港股昨日即市跌幅收窄,恒指雖仍錄得四連跌,但萬八關總算失而復得,成交額顯著回升。券商高盛認為,中資股在未來3個多月會呈區間上落,料有約一成潛在升幅。
港地產股捱沽 北水走百億
恒指昨低開260點,即插穿18000點,早段最多挫359點,低見17842點。午後內地公布新增貸款數據理想,帶挈人民幣進一步回勇,恒指應聲拗腰反彈,收市僅跌105點,報18096點(0.58%),4日共蒸發747點(3.97%)。科指微跌8點(0.21%),收市報4083點。國指下滑15點(0.25%)至6298點。大市成交額錄得1244億元。「港股通」連續13日淨流入後斷纜,昨淨沽達103億元。
滙豐銀行上周五大幅上調新造按揭息率,市場擔心本港樓市氣氛進一步轉差,多隻地產股捱沽。新地(00016)瀉9.5%或8.35元,新世界(00017)及恒地(00012)各跌6%及4%,為昨日跌幅首三大藍籌股。人民幣回升兼內地持續放寬住房政策,個別內房股有炒作,融創中國(01918)和恒大(03333)皆爆升超過兩成。
截至今晨1時30分,恒指夜期報18077點,跌38點,低水19點。ADR港股比例指數報18094點,較港收市低2點。
高盛指出,中資股在今年餘下時間將會作區間上落,受政策提振可望在區間下方形成支撐,但房地產市道疲弱等經濟增長問題在區間上方構成阻力。不過,該行分析,中資股現時具有五大利好因素,或可領MSCI中國指數在年底前出現反彈,有機會升抵該行給予MSCI中國指數的目標67,潛在升幅約一成。
留意網購消費服務板塊
高盛提到的五大利好因素包括:寬鬆政策由零散地推出變得更具針對性和一致性;8月份的經濟數據顯示增長轉趨穩定;對上3次由房地產市場問題引發的寬鬆周期,中資股均能有10%至20%漲幅;中資股估值低,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的預測市盈率各只有10倍和11倍,分別較過去5年歷史平均低18%和11%;基金持有中資股倉位為10年以來最少。
該行建議投資者應留意盈利表現突出、受惠寬鬆政策或派息增加及有進行回購的股份,並給予互聯網、網上零售和消費服務在內的板塊「增持」評級。
A股回勇。滬指彈高26點(0.84%),收市報3142點。深成指上揚100點(0.98%),收報10382點,終止四連跌。滬深兩市成交額增至8411億元人民幣。外資流入A股,「滬深股通」昨淨買達22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