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冀中國業務盈利翻倍 首季達標近三成 離岸收入增帶動
2023年銀行營運環境逐漸好轉,渣打(02888)昨天舉行投資者會議時表示,未來會有六大重點發展,當中不少與中國有關,包括捕捉內地對外開放商機等。集團重申至2024年的3年內,目標中國在岸和離岸稅前盈利要較2021年的7000萬(美元.下同)翻倍,即最少要達1.4億元,而內地經濟復常和復甦,加上多個貿易往來地區的網絡效應,配合渣打近年積極拓展新經濟行業客戶群,都有助達成盈利目標。
未來聚焦六大重點發展
所謂在岸業務,主要為渣打中國在內地的經營,離岸業務範圍更大,當中包括企業、商業及機構銀行(CCIB)網絡、離岸財富管理和人民幣國際化業務。今年首季度,在岸業務收入按年持平,離岸業務收入則升67%;稅前盈利按年漲6倍,至約4000萬元,即達到目標約28.5%。
渣打亞洲區行政總裁洪丕正主持投資者會議時表明,集團目前在21個地區有業務,在不同範疇上都具有獨特優勢,現在正是捕捉亞洲未來增長機遇的時機。
亞洲商機不少與中國內地有關,在簡報會上,渣打提及多項與中國相關的策略,當中包括近年積極尋找新經濟行業客戶,就推動渣打中國CCIB在2022年的收入按年增長40%。
加快拓東盟及南亞市場
大灣區為其中一個最多新經濟行業的地區,渣打相關客戶層收入已較2020年增長一倍,單計2022年,生物醫藥、電商和清潔技術板塊的收入都按年升超過50%。
受惠於中國和多個地區的頻繁貿易往來,渣打中國CCIB網絡收入去年亦增25%;而人民幣國際化持續,渣打的跨境人民幣業務收入在2019至2022年的4年間,年複合增長19%,連同「債券通」市佔率達17%,多個項目均帶動渣打中國離岸業務盈利表現向好。
另外,渣打強調,未來要加快發展東盟及南亞市場,而集團是唯一一間在東盟十國都有業務的國際銀行,支持其在2022年東盟對中國、新加坡和香港的跨境業務收入,按年分別升61%、45%和29%。
同時,渣打與其他同業一樣,銳意拓展中高端客戶群業務,香港和新加坡為兩大重點市場。今年首季度,渣打新加坡中高端新客較去年同期多3.9倍;受惠於與內地重新通關,加上經濟活動復常,渣打香港相關增速更高達4.4倍,單計大灣區中高端新客則升3.6倍。
本地中高端新客季增4.4倍
要提升盈利能力,除了增強收入動力,管理風險為另一重點。渣打表示,過去數年一直減低油汽、中國房地產和商品交易等貸款板塊業務的比重,並加強新興科技和專業服務等的投入,令亞洲區不良貸款率由2018年至去年底止反覆回落到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