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點評】越南越愛 越炒越快
電動車概念炙手可熱,當今全球最大市值電動車公司固然是Tesla,但第二位是誰?很多人會回答比亞迪(01211),這答案原本正確,可是近日已有變化,「亞軍」席位由一家來自越南、名為VinFast(越快)的車廠取代。該越南公司上周登陸Nasdaq掛牌,隨即化作「妖股」爆升,市值一度突破1000億美元,超越BMW、福特、通用等三大傳統車廠市值總和。這隻股票如此「當炒」,除關乎「貨源歸邊」,亦因其兼具「電動車」和「中國替身」兩大概念,某程度上被投資者視為「比亞迪代替品」。
VinFast創辦人經歷傳奇
談論VinFast之前,先介紹一下該公司老闆、現年55歲的范日旺。他的經歷頗為傳奇,1968年生於河內,家境清貧,但讀書成績優異,1987年考上河內礦業與地質大學,並獲保送至俄羅斯國立地質勘探大學進修。1992年畢業後,范日旺從俄羅斯前往烏克蘭尋找機會,在當地創辦了一家公司生產即食麵,意外地大受歡迎,他後來把該公司以1.5億美元出售予美國雀巢,賺到第一桶金。換句話說,近來打得不可開交的俄烏兩國,原來都跟范日旺有淵源。
范日旺在2003年回到越南發展,創辦VinGroup集團,先後染指地產、電訊等產業,基本上順風順水,早於2013年便獲Forbes選為越南首富,「冧莊」至今。鑑於事業軌跡、生意性質有幾分相似,范日旺經常被媒體形容為「越南李嘉誠」。及至2017年,電動車熱潮在國際上方興未艾,觸覺敏銳的范日旺再在VinGroup旗下成立VinFast(越快),屬越南第一個國產電動車品牌。
長話短說,VinFast剛於上星期二(8月15日)透過SPAC借殼形式登陸Nasdaq上市,首日股價即爆升2.7倍,之後繼續上揚。直到本周二(8月22日),該股最高升至46.98美元,市值達1090億美元,超越比亞迪(當時市值約6400億港元,折合約82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值電動車公司。
貨源歸邊 股價爆升
一輪急升之後,VinFast股價稍為冷卻,但截至周三收市時市值仍達860億美元,依然領先比亞迪「半個馬鼻」。范日旺身家亦水漲船高,根據Forbes即時富豪榜,其最新淨資產達322億美元,位居全球第46大富豪,多過比亞迪老闆王傳福(身家173億美元,排名98)。
VinFast究竟有何巴閉?事實上,該車廠去年電動車銷量僅7400輛,相比起Tesla(131萬輛)和比亞迪(186萬輛),可謂「九牛一毛」。不過VinFast今年銷量目標為5萬輛,截至7月份已實現1.6萬輛。據汽車業人士形容,該車廠主打較低檔價碼,基本車型售價2萬美元起,在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競爭力。VinFast野心不小,矢志「打世界波」,今年暫時已向美國和加拿大分別出口2100輛和800輛車,憑低價優勢吸引部分買家「嘗鮮」。
無論如何,VinFast去年營業額僅6.3億美元,並因仍處投放期,淨虧損達21億美元,從牌面看,很難匹配其千億美元市值。該股「當炒」主要有兩大原因,首先是VinFast透過SPAC形式上市,僅拿出1%股權在Nasdaq市場交易,其餘99%仍由范日旺旗下VinGroup握在手中,意即貨源非常「歸邊」,例如本周三成交額僅3億美元,毋須吸引很多資金便能「炒起」。這有點像去年登陸紐交所的「港產FinTech股」AMTD Digital,同樣「貨源歸邊」,市值曾被推高至4700億美元,晉身全球第九大上市公司(現市值只剩11億美元)。
概念當炒 長線鬥韌力
再者,VinFast兼具「電動車」和「中國替身」兩大熱門概念。事關在全球供應鏈所謂「去中國化」趨勢下,投資者對越南寄予厚望,堪稱「越南越愛」;VinFast作為越南首富創辦的第一家國產電動車廠,更加被看高一線。舉例說,比亞迪亦曾受到國際投資者青睞,被看好有力挑戰Tesla,且成為「股神」畢非德愛股。可惜隨着中美關係惡化、中國備受制裁威脅,比亞迪前景蒙上陰霾,畢非德明言因為台海政局原因,忍痛「割愛」沽貨。在此情況下,難怪VinFast會被部分投資者視為比亞迪的「越南版代替品」。
VinFast的中文名叫做「越快」,觀乎該股登陸Nasdaq短短幾日就炒到上千億美元市值,無愧一個「快」字。但揸電動車除了「快」,還講求安全穩陣,以及里程夠長。且看在首富范日旺掌舵下,VinFast能否行穩致遠,於未來跟Tesla和比亞迪比併決高下,躋身為全球最重要的電動車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