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點評】「彈幕之父」成敗也打機

【新聞點評】「彈幕之父」成敗也打機

曾幾何時,有個「八十後」青年由於沉迷在網吧通宵打機,念到大學一年級便退學,淪為「雙失」。但後來借助打機,他創辦了一家市值逾400億元的公司,登陸美國Nasdaq上市,且獲譽為「彈幕之父」,此人就是現年39歲的鬥魚(Douyu)董事長兼CEO陳少杰。然而,內地官媒昨日證實陳少杰「失聯」,據報涉及在鬥魚平台上,部分主播利用電競直播「開賭盤」,屢禁不止,構成非法聚賭。陳少杰曾靠打機實現「人生逆襲」,創出百億元身家,被無數game迷視為偶像;但隨着中國政府嚴管網遊,他可能「成也打機,敗也打機」。

鬥魚CEO陳少杰失聯

陳少杰是山東濟南人,生於1984年的他自小學時期便喜歡打機,及至考進大學後,更是沉迷於當時剛流行的網絡連線遊戲,幾乎每晚蒲在網吧通宵奮戰,結果未及升上大二就退學了。「雙失」流離大約兩年,21歲的陳少杰在2006年進入武漢一家遊戲公司工作,結識了創業夥伴張文明,兩人合作研發「掌門人」網遊對戰平台,後於2009年售予盛大遊戲,賺到數百萬元人民幣第一桶金。

首次創業嘗到成功甜頭,陳少杰於2010年斥約400萬元人民幣,收購當時規模不大的二次元視頻分享網站AcFun(俗稱「A站」)。他在「A站」主要有兩大創舉,一是推動該平台進行《英雄聯盟》、DOTA等熱門網絡遊戲直播,適逢電競熱潮興起,助力AcFun由「小眾」邁向「大眾化」;二是為網遊直播引入「彈幕」即時評論功能,大受年輕網民歡迎,並引起後來者(包括俗稱「B站」的bilibili)紛紛仿效。

乘着電競愈來愈流行,陳少杰在2014年把AcFun的電競直播頻道獨立分拆為「鬥魚TV」(即現今鬥魚公司之前身),陸續獲得騰訊(00700)、國家中小企業基金、紅杉中國、南山資本等機構累計逾10億美元融資,單是「最大金主」騰訊的投資額已超過7億美元。手握巨額「彈藥」,陳少杰斥重金從其他平台挖角當紅主播,鬥魚很快奠定江湖地位,成為中國兩大電競直播平台之一,跟另一巨頭虎牙(Huya)共佔近八成市場份額。

「人生逆襲」成game迷偶像

2019年7月17日,鬥魚登陸Nasdaq掛牌,集資約8億美元。不久後新冠疫情爆發,內地長時間「動態清零」嚴格防疫,很多人「宅」在家中,網遊行業及電競直播反而進一步受惠,鬥魚市值一度升至逾60億美元。陳少杰由一個「雙失青年」,借助打機實現「人生逆襲」,年僅35歲便坐擁逾百億元人民幣身家,被無數game迷視為偶像。

惟好景不常,內地政府近年辣手監管網遊行業,包括大幅減少新遊戲版號發放,又限制未成年人每星期只准打機3小時,導致電競直播觀眾銳減,鬥魚和虎牙大受打擊。該兩巨頭曾擬合併自救,卻遭國家市監總局以「反壟斷」為由叫停。截至上周五收市,鬥魚市值縮水至僅約3億美元,較高峰期蒸發超過95%。

「生意淡薄,不如賭博」,隨着觀眾流失,電競主播「打賞」收入也急降。部分主播遂鋌而走險,在直播期間招徠觀眾到博彩網站對電競比賽落注,變相「一邊直播,一邊開賭」,並從博彩網站賺取佣金。這股歪風逐漸引起當局關注,去年12月,四川省法院審理了全國第一宗「利用直播平台開設賭場案」,鬥魚平台旗下擁有300多萬粉絲的兩名熱門主播付海龍和潘彬,憑着「開賭」獲利逾1億元人民幣,裁定罪成各被判監6年。

平台負責人涉開賭四川落網

鬧出刑事案件後,鬥魚多次針對系內平台「涉賭」問題加強監管,但未竟全功,部分主播改以隱晦手法誘導觀眾參與博彩(例如「如果想抽獎,就搜一下xxx」)。另一方面,鬥魚若把所有涉嫌「誘賭」的主播都封殺,則恐怕「水清無魚」,可說陷入兩難。鑑於直播亂象屢禁不止,國家網信辦今年5月份派出工作組進駐鬥魚,開展集中整改行動。

自10月中旬起,市場盛傳陳少杰「失聯」,正在接受當局調查,《每日經濟新聞》、《證券時報》等官媒網站昨日引述消息指出,陳少杰確實處於「失聯」狀態。

與此同時,曾為騰訊、OPPO等企業提供服務的互聯網領域律師朱駿超在微信公眾號透露,「近期某大型互聯網直播平台負責人,因涉嫌開設賭場罪,被四川某地公安抓捕」。由於上文所述、涉及鬥魚的「直播平台開賭第一案」也在四川審理,部分網民懷疑這次「被抓」的「負責人」可能正是陳少杰。

講到底,「人生如遊戲」,若想勝出除了努力和能力,難免也要靠點運氣;倘能碰上風口便可望中大獎,惟一旦時勢不利,則隨時「中伏」。陳少杰因打機而失學,又靠打機而發達,現今忽傳「失聯」亦可能與打機有關。且看他的人生和事業能否像電子遊戲,有機會start a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