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通:「中特估」下月中前吸130億
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簡稱中特估)概念愈炒愈熱。券商摩通估計,在6月中之前,將會有130億元(人民幣.下同)資金流入國企股主題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和互惠基金。
摩通統計,國企股ETF首季只有約4億元資金流入,但第二季迄今已大增至約60億元,按季漲幅高達15倍。至於國企股相關互惠基金在首季的流入資金約51.5億元,次季至今則增加到介乎150億至260億元。
該行相信,國企股相關ETF和互惠基金將持續吸引資金泊入。據內地新近獲批和正在申請發行的國企股相關基金名單推算,預料在6月中之前會有多130億元的資金流入,另外再有多120億元在未來3個月流入。不過,該行提醒,若監管機構認為國企股炒風過盛,或會減慢基金審批速度。
捲動即可繼續查看內容
恒生港股通央企指數面世
恒指公司也趁「中特估」熱潮,推出恒生港股通中國國資央企指數。該指數能反映經「港股通」買賣兼其第一大股東為內地國資央企的在港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成份股共有50隻,權重頭三位的股份依次是中移動(00941)、中海油(00883)和招行(03968)。若從行業劃分,佔比最高的四大行業,分別為能源、地產建築、電訊和必需性消費。
恒指公司指數總監黃偉雄稱,有見央企持續改革,將會成為內地經濟快速增長的驅動力,故推出恒生港股通中國國資央企指數,助投資者把握與央企相關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