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魔暫歇恒指飆433 逾3個月強
港股周五(3日)承接外圍升勢,恒指急漲逾400點,收復20天線(17463點),錄得超過3個半月最大單日升幅。恒指與國指雙雙成為亞太區內表現最佳指數,齊創兩周高位。不過,分析認為,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目前仍處於相對高水平,是影響後市重大因素。同時,有外資大行綜合A股第三季季績表現後,發現中資股業績按季惡化。
港股表現跑贏亞太區
美債息周四晚進一步回落,帶動亞太區股市周五普遍造好。恒指高開175點後升勢加劇,長時間維持300至400點升幅。大市午後行情續漲,尾市最多飆近500點,高見17729點。恒指收市仍大升433點(2.52%),連揚兩日,創7月中以來最大單日升幅。
國指周五收漲141點(2.39%),與恒指同樣兩連升,兼為9月底以來最大升幅。科指急彈123點(3.25%),重上3周高位。主板成交額增至909億元,北水連續7個交易日淨流入,「港股通」周五淨吸資11.58億元。
截至周六凌晨1時50分,恒指夜期報17839點,升183點,高水175點;ADR港股比例指數報17787點,較港收市高123點。
瑞聲彈7% 騰訊重上300元
蘋果公司季績勝預期,蘋果概念股顯著造好。瑞聲(02018)及丘鈦(01478)均漲超過7%,舜宇(02382)及比亞迪電子(00285)挾高半成。汽車經銷商股受追捧,美東汽車(01268)勁升16%,中升控股(00881)揚升8%。「股王」騰訊(00700)重上300關,收報302.6元,攀高4.9%。
恒指及國指是亞太區內升幅最大指數,跑贏包括A股在內的其他區內股市。滬指及深成指升幅雖然稍遜港股,但也觸及兩周高位。滬指周五漲21點(0.7%),收報3030點;深成指上揚119點(1.2%),收報9853點。兩市成交額8095億元人民幣;「滬深股通」連續兩日有外資流入,淨買入71.1億元人民幣,是超過一個月最多。滬指及深成指全周分別升13點(0.4%)及83點(0.9%)。
按周計算,恒指共漲265點(1.5%),國指全周上揚73點(1.2%),科指進賬131點(3.5%)。3個指數連續兩周向上,累計分別升492點(2.9%)、181點(3.1%)及275點(7.5%)。
中泰國際研究部策略分析師顏招駿認為,港股估值已受壓多時,少許催化劑足以刺激大市爆升。隨着中國經濟動能逐漸低位企穩,疊加美國加息周期進入尾聲、中美緊張關係預期緩和,上述因素令港股投資情緒有望回暖。
中泰國際發表報告稱,A股融資融券餘額近兩個多月有所增加,顯示投資者信心改善,而歷史上恒指與A股兩融餘額關係密切。同時,AH股溢價率目前接近歷史極端低位,故內地資金買H股比A股更具性價比,該行料「港股通」成為支撐港股中堅力量,局部抵消外資流出影響。
大摩指中資股盈利惡化
顏招駿推算,恒指短期合理交易區間在16800至18600點,惟他提醒,即使聯儲局不會再加息,亦不代表很快減息,聯邦基金利率依然處於十分高的水平。
中港股市基本面雖有改善,但企業盈利難言樂觀。全數A股上市公司已公布第三季季績,摩根士丹利強調,A股整體盈利按季惡化,有35%公司盈利遜預期。中資股第四季盈利繼續低於估算的可能性增,盈利預測下調周期或延續至明年首季,這將是A股及MSCI中國指數連續9個季度盈利不及原先估計。
綜合而言,內地政策逐步見效、聯儲局加息周期尾聲、中美緊張關係緩和、中港股市整體估值便宜等因素,皆利好港股,而利淡影響則有內房民企違約風險、地方債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