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雙重利好飆682 四個月強
受惠美國10月份通脹較預期溫和,聯儲局加息周期很大機會結束,刺激港股在中美元首會晤前顯著做好,恒指昨日狂飆近700點,與國指及科指齊創差不多4個月最大單日升幅,重上萬八點關,成交額勁增至逾1300億元,是接近兩個半月以來最活躍。然而,北水昨日的走資規模為兩個月來最多。分析指出,美國再加息的機會急降,以及「習拜會」後中美關係或有實質改善,是推動大市衝高的關鍵,但之前積累不少「蟹貨」,加上外資未有跡象增持港股,後市是否有力再上仍存疑問。
美國周二晚公布的數據顯示通脹放緩,增強市場對美息見頂的憧憬,亞太區股市昨早普遍向好。恒指高開439點後初段橫行,直至內地公布10月工業增加值與零售數據勝預期,刺激大市拾級而上。恒指午後最多勁彈705點,高見18102點,尾段升勢略為收窄,收市仍飆682點(3.9%),報18079點。國指揚升239點(4%),收報6204點;科指大漲174點(4.4%),收報4125點。
夜期延續強勢,截至今晨1時30分報18327點,升210點,高水248點;ADR港股比例指數報18260點,較本港收市高180點。
重上萬八 成交增至1349億
恒指昨重上萬八關,一口氣升穿10天線(17571點)及50天線(17673點),兼與國指一同創下10月12日以來高位,雙雙成為亞太區內升幅最大兩指數,科指重返兩個月新高。升市有成交配合,主板昨成交額1349億元,按日急增76%之餘,也是9月初以來最旺。
全日有近1200隻股份向上,恒指及國指成份股罕有全線報升,科指中僅閱文(0772.HK)逆市向下。4隻重磅科技股「ATMX」升勢凌厲,阿里巴巴(9988.HK)抽高超過半成、騰訊(0700.HK)及美團(3690.HK)均漲逾4%,小米(1810.HK)則大升近6%;兩大藍籌友邦(1299.HK)揚升3.5%,滙控(0005.HK)則收高2.7%,6股合共貢獻恒指達四成點數升幅。
然而,北水趁反彈沽貨,「港股通」淨流出95.46億元,是9星期以來最大單日走資。中移動(0941.HK)、小米、美團等股份,北水淨賣出金額顯著。
內地股市三連升,滬指及深成指重返約一個月高位。滬指昨漲16點(0.6%),收報3072點;深成指收升72點(0.7%),報10077點,連續兩日收市企穩在萬關之上。兩市成交額昨共錄得9900億元人民幣;「滬深股通」結束6天走資,單日淨吸資36.3億元人民幣。
蟹貨堆積 後市衝高添阻力
東亞銀行財富管理處首席投資策略師李振豪形容,港股「層層蟹貨在上難有突破」。市場雖然期望中美元首會面之後,部分美國現有對華貿易及科技限制將獲放寬,惟中美之間的金融戰暫未有跡象緩和。他又說,昨日傳出美國聯邦退休基金計劃不再投資港股,有機會惹來更多機構投資者跟隨,加劇外資流出港股。展望後市,「習拜會」成為短線炒上的催化劑,但相信難以支持股市進一步走高,恒指下一關在18500點附近有阻力。
大華繼顯執行董事梁偉源認為,美國加息預期再降溫,是刺激港股反彈且領升亞太區股市的主因,港股本身對美債息的敏感度高於亞太區內其他股市。倘本周放榜的中資科網股業績普遍理想,連同「習拜會」後中美關係有進展,港股短線氣氛可望向好,不過,要注意投資者有機會趁反彈拋貨離場。市況若要維持強勢,關鍵是外資長倉基金是否願意增持港股,只靠內地的刺激經濟措施,暫不足以推升大市。
另外,MSCI昨於本港開市前公布最新季度檢討結果,MSCI香港指數納入九倉(0004.HK),並無剔出任何股份;MSCI中國指數加入19隻股份,包括華晨中國(1114.HK)及零跑汽車(9863.HK),同時剔出中國金茂(0817.HK)、華潤水泥(1313.HK)等19隻股份。